宗先鸿

作品数:12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卢梭创作意图《伤逝》忏悔意识自然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科技学院学报》《鲁迅研究月刊》《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韩“鸡仔文学”比较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42-47,共6页宗先鸿 于仲慧 
"鸡仔文学"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欧美地区的一种女性文学类型,作品以鲜明的女性视角、现代时尚的都市文化景观、真实的人物故事及轻松活泼的都市流行语言,吸引了众多年轻的女性读者,迅速风靡全球,引起普遍关注。在全球文化传播背景下,"...
关键词:“鸡仔文学” 中韩比较 发展进程 本土化 
论卢梭对鲁迅教育思想的影响被引量:1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76-180,共5页宗先鸿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0CHS024)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基于对中国封建传统教育弊端的切肤之痛和启蒙主义立场,鲁迅吸收了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旨在铲除虐杀儿童、奴化儿童的封建传统教育,大力发展儿童自由独立的天性,以实现由"立人"而"立国...
关键词:卢梭 鲁迅 自然教育 
梁实秋反卢梭心理动因刍议
《文艺争鸣》2011年第10期43-46,共4页宗先鸿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卢梭与20世纪中国文学"(10CHS024)
卢梭,“作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先驱者,他的名字曾吸引了五四新文学作者,人们称他为‘真理的战士,自然的骄子’,把他视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伟大的代表’,加以亲近和仿效。他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在中国现代...
关键词:梁实秋 《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 卢梭 心理动因 浪漫主义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 五四新文学 中国新文学 
论沈从文的“独语”散文
《文艺争鸣》2009年第5期83-85,共3页王凯锋 宗先鸿 
沈从文这个中国20世纪“最后一个浪漫派”,其独具特色的现代‘蚀语”散文至今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钱理群对沈从文研究中曾经出现的简单粗暴的棒杀现象痛心疾首,他指出:‘必须承认(正视):还有相当部分的‘沈从文世界’我们还是陌生...
关键词:沈从文研究 “独语” 散文 精神世界 40年代 整体观照 浪漫派 钱理群 
在诱惑与排拒之间——重读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7年第5期36-42,共7页宗先鸿 
本文旨在从朱自清的人格结构入手,重新解读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通过对文中表达的爱欲情怀和忏悔意识的分析,阐明朱自清精神世界深在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忏悔意识 
卢梭与西方女性主义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7年第1期20-25,共6页宗先鸿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天赋人权”主张为西方女性主义提供了最初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支点,而他的贤妻良母主义的女性观和女子教育观既遭到过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批判,又获得过女性主义思想家爱伦·凯...
关键词:西方女性主义 贤妻良母主义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翠翠的孤独 沈从文的痛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66-68,共3页盛竞凌 宗先鸿 
沈从文的作品,读者从中透视出的不单是人性美,人情美的书写,还有他心灵深处内隐的孤独和苦痛。本文试图以《边城》主人公翠翠生命自在自为状态在现实生存环境中的种种遭际及其透彻心骨的孤独,来探视作者孤独的人生及其对人类生存状态的...
关键词:沈从文 《边城》 中国 文学评论 
论《伤逝》人物原型的变形艺术被引量:2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37-40,共4页宗先鸿 
《伤逝》承载着鲁迅内心世界丰富的情感信息,既是对朱安命运的直接预言,也是对旧式婚姻生活的回顾与告别。据此,鲁迅对人物原型进行了艺术变形,以“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方式塑造出了“子君”的形象,又以自己为基本原型塑造了“...
关键词:《伤逝》 创作意图 人物原型 变形 镜像效应 
论《伤逝》的创作意图与人物原型被引量:12
《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11期41-45,57,共6页宗先鸿 
关键词:《伤逝》 鲁迅 爱情小说 创作意图 人物原型 中国 文学研究 
卢梭:中国近代文学中的“卡里斯马”形象被引量:1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68-73,共6页宗先鸿 
19世纪末,卢梭的《民约论》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思想界产生深刻影响,卢梭也成为中国近代文学中引人瞩目的“卡里斯马”形象。在中国近代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近代文学中的卢梭形象具有工具化、神化的特点。
关键词:卢梭 中国近代文学 “卡里斯马”形象 工具化 神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