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克

作品数:33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更多>>
发文主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锦涛总书记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东北史地》《理论前沿》《围棋天地》《长白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五个文明”被引量:6
《新长征》2007年第11期18-21,共4页弓克 
党的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提出: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文明 胡锦涛总书记 社会发展趋势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书画论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07年第7期128-135,共8页弓克 
一、书法 书法是以汉字为对象,以楷、行、草、隶、篆为基本字体,以中国传统笔、墨、纸、砚为工具,用以表达心意、宣泄情绪、创造美感的一种艺术。中国书法从殷商开始,经历了秦汉的辉煌、魏晋的风韵、隋唐的鼎盛、宋元的神意、明清...
关键词:中国书法 画论 中国传统 “法” 艺术 
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意义
《新长征》2007年第5期4-8,共5页弓克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十六届三中全会 世界发展趋势 经济社会发展 邓小平理论 以人为本 
纲常新论——“一元六本十德”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5期1-8,共8页弓克 
关键词:“纲常论”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演化 批判 创新 
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模式被引量:3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年第4期22-24,共3页弓克 
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历来是执政者治国安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当今社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社会发展模式做出了多种多样的选择。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十六届...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十六届四中全会 社会发展模式 六届六中全会 社会治理模式 国家稳定 
儒学的生命力与中国的现代化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3-6,共4页弓克 
本文针对当前社会在“儒学与现代化关系”方面存在的“误区”,阐述了“易学、儒学、国学”“,现代、现代性、现代化”的内涵,揭示了“儒学的生命力与中国的现代化”的内在联系,强调在新形势下儒学要“继承、创新、发展”,为中国现代化...
关键词:儒学研究 现代性 大同社会 当代儒学 历史进程 仰观俯察 冯友兰先生 礼运 大道之行 治国理念 
“五本”论
《新长征》2006年第6期8-12,共5页弓克 
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吉林省孔子学会执行会长弓克教授。经过长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国学的研究和思考,紧密结合现实社会需要,总结、概括、提炼、创新,批判、继承、发展传统“纲常”理论。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体...
关键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 社会需要 传统美德 紧密结合 社会主义 吉林 
为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新长征》2006年第3期8-11,15,共5页弓克 
“十一五”时期,是把发展纳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时期。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目标,为理论工作提供了广阔舞台,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理论支撑 “十一五”时期 吉林 老工业基地 经济社会 经济结构 
中国·中华·中和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2-4,共3页弓克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和谐发展 汉族地区 思想道德 儒家文化 族称 建立政权 文化底蕴 人与自然 道德修养 
论急躁
《新长征》2005年第17期58-61,共4页弓克 
前不久,在清朝人马时芳的《朴丽子》书中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人挑着一担桔子进城,天快黑了,他怕在关闭城门之前赶不进去,心里很是着急。恰巧这时迎面走过来一个老人,他便问道:“你说我能在关城门前进城吗?”那人瞧他慌慌张张的样子,回答...
关键词:被领导者 领导干部 急躁情绪 下属 下级 共产主义 决策 直接影响 工作质量 工作积极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