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学凡

作品数:13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山水画中国传统绘画山水画思维艺术表现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哲学宗教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艺术生活》《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传统山水画空间建构理论方法述评被引量:1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69-72,共4页徐学凡 
中国传统山水画是中国哲学美学思想作用下的艺术创造,经历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自己独有的理论方法体系。笔者通过对历代山水画创作理论和经验的梳理,概括出几种典型山水画空间建构理论方法,并对之简要述评,力图展现中国山水画创作...
关键词:山水画 空间建构 理论方法 
论中国画的意境被引量:1
《艺术生活》2015年第5期12-13,共2页徐学凡 
意境是中国画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但意境这个概念又有点抽象甚至玄乎。那么怎么把握意境这个核心范畴?如果从语义学的角度来对中国画的意境进行剖析,廓清中国画"意"和"境"的意蕴,这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意境的理解。
关键词:中国画 意境 
论沈括中国山水画空间建构的“以大观小”法被引量:1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53-56,共4页徐学凡 
中国山水画空间的建构是一种远式空间建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所提出的中国山水画空间建构"以大观小"法在理论上系统地丰富和概括了中国山水画远式空间建构的根基性意涵。
关键词:山水画 远式空间建构 “以大观小”法 
中国山水画的远式空间建构被引量:2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70-72,共3页徐学凡 
本文通过对中国山水画创作实践的梳理得出中国山水画空间建构的三种主要方法,即"远映"法、"三远"法、"以大观小"法。同时从这三种山水画空间建构主要方法的阐释中得出中国山水画空间建构是一种全身心体悟性感知的远式空间建构,从而达到...
关键词:“远映”法 “三远”法 “以大观小”法 远式空间 
艾伦·卡尔松环境美学及其逻辑思维方法
《未来与发展》2012年第7期44-47,共4页徐学凡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艾伦.卡尔松环境美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0BZX077)的阶段性成果
艾伦·卡尔松是西方当代重要的研究环境美学的学者。他的环境美学思想对我们"恰当地"审美欣赏自然环境具重要的启发意义,同时他研究环境美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我们的学术研究也具有重大价值。本论文正是通过对卡尔松环境美学研究的几个...
关键词:卡尔松环境美学 逻辑思维方法 
中国传统绘画审美形态的演变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121-125,共5页徐学凡 
中国传统绘画审美随着人的存在状态的变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断积淀和演化,经历了一个不断内化、精致化、复杂化的演变过程,经历了"形似""传神""气韵生动""意境"这几个主要的审美表现形态。
关键词:中国绘画 审美 表现形态 
中国传统绘画创作题材的演化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13-16,共4页徐学凡 
存在状态和文化决定人的思维,而思维则决定艺术的表现。中国传统绘画创作题材的演变是人的存在状态及其所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作用于人精神思维,从而在绘画艺术表现上的反应。它经历了早期的描绘与人日常生存密切相关事物的原始绘画、人...
关键词:人的存在状态和文化 思维 绘画创作题材 演化 
中国传统绘画空间意识的特性被引量:6
《文艺争鸣》2011年第02X期40-42,共3页徐学凡 
文化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艺术的表现。中国传统绘画的空间意识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的表现,具有与西方传统绘画空间意识不同的特性和内涵。蕴有自己的哲学特性、诗意特性、思维特性和书法特性四个主要方面的内涵。
关键词:中国传统绘画 空间意识 特性 
文化·思维·艺术表现——“天人合一”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被引量:1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11-113,共3页徐学凡 
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华民族由于自身存在状态的特殊性,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决定了中国人思维理性和感性融合统一的特殊方式和特殊内容。而这种思维方式和思维内容则又决定了中国传统画家创作特殊的艺术表现,从而创造出...
关键词:文化 天人合一 思维 艺术表现 
中西传统绘画的思维机制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109-112,共4页徐学凡 
思维是对存在的反应。反之,人自身存在状况的不同也导致了思维机制的差异。中西方传统绘画正是双方有差异的思维机制对不同的自身存在状况的审美反应,从而显现给我们一个不同的对外世界的审美画卷。
关键词:中西传统绘画 思维机制 差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