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霞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沈阳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德彪西钢琴钢琴教学钢琴二重奏钢琴前奏曲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新疆艺术学院学报》《保山学院学报》《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李斯特钢琴改编曲《弄臣》的创作风格及演奏技巧
《鄂州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57-58,共2页时霞 
李斯特作为匈牙利著名演奏家、作曲家、钢琴家,一生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对推动世界钢琴艺术的健康发展拥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他凭借独特的钢琴表现手法,巧妙融合《弄臣》原曲的戏剧张力与钢琴的独特韵味,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风貌。文章...
关键词:李斯特 钢琴改编曲 《弄臣》 创作风格 演奏技巧 
德彪西钢琴作品中的印象主义色彩研究被引量:1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5-21,共7页时霞 
2020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中国钢琴作品中戏剧元素的运用与演奏--以建国后的乐曲为例”(项目编号:2020SYJ13)研究成果。
克劳德·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体现了独特的艺术特色。通过分析德彪西钢琴作品的和声语言、音色处理、节奏特征以及题材选择,可以揭示德彪西如何通过创新的音乐语言来呈现印象主义的艺术特征。德彪西运用全音音阶、新...
关键词:德彪西 钢琴作品 印象主义 音乐分析 
吉纳斯特拉的钢琴演奏技法及艺术特色——以《第一钢琴奏鸣曲》为例被引量:1
《保山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98-102,共5页时霞 
辽宁省省级课题“中国钢琴作品中戏曲元素的运用与演奏-以建国后的乐曲作品为例”(项目编号:2010KYB213)。
吉纳斯特拉在《第一钢琴奏鸣曲》较多地运用了断奏、连奏、八度、双音的钢琴演奏技法,甚至还创造性的使用了非周期时值的混合变拍以及非传统概念的常规节拍;通过对吉纳斯特拉《第一钢琴奏鸣曲》中演奏技法的探究,分析其作品中浓厚的阿...
关键词:吉纳斯特拉 《第一钢琴奏鸣曲》 钢琴演奏技法 艺术特色 
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文艺家》2017年第7期210-211,共2页时霞 
钢琴二重奏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四手联弹'和'双钢琴'。什么是四手联弹呢?所谓的四手联弹就是由两个演奏者来一起弹奏一架钢琴,二人需要非常默契的来配合演绎每一首作品。而双钢琴则是指着两位演奏者分别来弹奏两架钢琴,乐曲的声部是不同的...
关键词:钢琴二重奏 双钢琴 四手联弹 钢琴教学 
钢琴重奏教学在高师院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被引量:2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7年第3期165-167,共3页时霞 
钢琴重奏是钢琴演奏艺术中的一种表演方式,也是一种合作艺术。当代,我国高师院校的音乐教育方向所培养的学生是能够较好地掌握专业钢琴基础和教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可以为中小学音乐教育更好地服务。所以,钢琴重奏教学不仅包含着基本的钢...
关键词:钢琴重奏 钢琴教学 钢琴二重奏 教学方法 
论《德彪西钢琴前奏曲》的演奏风格——以《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为例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86-188,共3页时霞 
德彪西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19世纪到20世纪音乐发展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中《24首钢琴前奏曲》被公认为,是他印象主义钢琴作品中的精华。前奏曲中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又是他具有特色、著名的钢琴曲之一。以《亚麻色头发的少...
关键词:德彪西 钢琴前奏曲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演奏风格 
浅析德彪西钢琴前奏曲《焰火》的演奏被引量:1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年第A03期56-57,共2页时霞 
本文通过对德彪西《钢琴前奏曲》中的《焰火》为例,从音乐内容、创作风格和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的分析与研究,更加深刻地理解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的美学思想,更准确地诠释印象主义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关键词:德彪西 钢琴前奏曲 焰火 演奏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