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康

作品数:13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环境美学审美意识学理依据构成论万物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文坛》《成都师范学院学报》《绵阳师范学院学报》《中国德育》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宋玉之“尚雅”“隆雅”审美意识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9期1-7,共7页李天道 李尔康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中华古代环境美学思想专题研究"(13AZD029);四川省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项目"中国古代人生美学研究"(17Z001)
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的后学,以风流儒雅著称于世。宋玉人如其名,纯洁无瑕,温润雅致,有"玉"一般的品质。宋玉隆雅、贵雅,喜好山水,杜甫诗云"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极为称许宋玉的儒雅风流。在生活中,宋玉耿介正直,...
关键词:宋玉 尚雅 隆雅 风流儒雅 
中国古代戏剧艺术之“自然”美学精神被引量:1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1-4,9,共5页李天道 李尔康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专题研究"(13AZD029)
中国古代戏剧艺术推崇"自然"美学精神,戏曲表现推崇真切、质朴、自然,强调"本色",要求戏剧表演呈现生活的本来面目,质朴自然,不加矫饰。"本色"应该是正身,为生活中的本来样子。戏曲审美活动应该遵循原初的生活样态,如其所是、自然而然...
关键词:戏剧艺术 本色 “自然”美学精神 
中国书法之美学精神被引量:2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14-21,共8页李天道 李尔康 
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专题研究"(项目编号:13AZD029)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世界文化的灿烂之花,中国书法艺术具有一种美学精神,并主要体现在人文精神、生命精神与自然精神等几个方面。中国书法美学强调"书如其人","人"的审美要求,才导致了书体审美形态的革故鼎新,不断从繁琐走向简练,并形成多姿多彩的审美...
关键词:中国书法 人文精神 生命精神 自然精神 美学精神 
校长有约:共进午餐话心声
《中国德育》2016年第7期36-38,共3页曾万学 李尔康 徐川 
通过采用边吃边聊的方式,校级领导和学生代表在平等、民主、和谐、温馨的氛围中共话学校日常管理细节,成为我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校级领导 管理细节 学校教育 教学管理 图书角 现代公民 校园文化 希望学校 主人翁意识 书面材料 
“天命”意识与“以德配天”说被引量:2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49-55,共7页魏春艳 李尔康 
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古代礼法文化与原始宗教意识研究"(11XFX003)阶段性成果
所谓"天命"说,即"天"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主宰著天底下的一切,具有一种权威性、绝对性,不可抗拒。通过"天命"的规定,人世间才有了伦理秩序,尊卑等级规范。君王统治管理天的权力也为"天命"。这也是君权神授的思想源头。"天"主持人世间的...
关键词:“天命”说 君权神授 社会规范 以德治民 
当代“微文化”与传统审美意识的融通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55-62,113,共9页李天道 李尔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13AZD029)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微文化"在大众中迅速蔓延,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就文化艺术的表现形态来看,碎片化、零散化、去中心化、即时化和赛博化的信息接收方式的形成或者说"微文化"时代也催生了微电影的诞生发展,并致使其在"微文化...
关键词:微文化 文化形态 传统审美意识 以小见大 以微为美 
晚明以“俗”为“雅”之审美趣尚
《宜宾学院学报》2015年第8期31-37,共7页李天道 李尔康 
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3AZD029)
晚明时期,文艺美学活动的以"俗"化"雅",甚至以"俗"为"雅",是对个性解放潮流的响应和推动。其时,手工业和商品经济日趋繁荣,小商品生产者明显分化,资本主义萌芽初步产生的时代,以"俗"为"雅",一定程度上是当时新兴阶层思想的微弱反映。泰...
关键词:晚明 以“俗”为“雅” 个性解放 时代审美趣尚 
中国环境美学之“天人”交相构成论及其学理依据
《中外文论》2015年第1期330-338,共9页李天道 李尔康 
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专题研究”(项目编号:13AZD02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代环境美学以天人一体、天人合一、阴阳合一、道法自然等为学理依据,在审美诉求方面推崇'人'与'天',即人与环境的和谐。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生存智慧就是如何实现齐万物、一'天人'的问题,即解决'天'与'人'之间,也就是'人'与生存环...
关键词:中国古代环境美学 “天人”交相构成 齐万物 
嵇康人生美学之“本真”生存论被引量: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93-98,共6页李天道 李尔康 
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环境美学专题研究>(13AZD029)
嵇康人生美学所推崇的审美诉求和审美境域是"本真"生存。"本真"生存来自于自由洒脱、自然任心,所谓自然任心,即自然而然、任其自然,其美学意义表征着对现实世界与"名教"的超越,对自我种种欲望的超越,实质上则意味着一种超尘绝俗、一往...
关键词:嵇康人生美学 任性 淡泊 任自然 本真生存 
论西部民歌的地域审美意识
《当代文坛》2014年第6期159-164,共6页李天道 李尔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专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AZD029
西部民族审美文化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西部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一种文化,包括审美观念、思维方式、审美取向、审美情感、审美方式等诸多层面。作为西部民族地域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西部民族民歌受地域文...
关键词:西部民歌 审美意识 地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