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审美意识

作品数:55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玫冯任军黄思洁陈琳戴家峰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云南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维多利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学艺术教育对传统审美意识的培养
《教育与研究(环宇)》2021年第2期48-49,共2页李源 
艺术教育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传统文化与艺术融合的过程,在大学艺术教育中,强调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在现代艺术教育中把文化价值还原为文化素质。更多地关注审美的教学和研究,以促进学生对传统美的理解,强调学习艺术的文...
关键词:艺术教学 传统审美意识 大学 
日本传统审美意识对其现代设计的影响
《今古文创》2021年第26期119-120,共2页周好伟 
本文从日本的传统审美意识出发,去追问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当代价值,以及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日本设计师如何带着清醒的文化自觉,回到自身文化传统中回望与找寻,并有意识地用东方独特的设计语言对西方观念做出回应。正是一批设计师不...
关键词:日本 传统审美意识 现代设计 
传统审美意识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培养探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0年第9期78-79,共2页唐果 
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玉林羽毛画的传承与发展”(2019KY0603);玉林师范学院2018年度校级科研项目“玉林羽毛画审美文化研究”(2018YJKY19);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美丽乡村乡土景观设计发展研究”(2020KY14030)研究成果。
美术教育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传统文化与艺术协调统一的过程,高校美术教育强调艺术教育与艺术创作的文化性,注重将审美意识培养融入现代艺术教育结构中,提升学生对传统审美的认知,如此方可使之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继而创作出为时代所...
关键词:高校 美术教育 传统审美意识 
大学美术教育对学生传统审美意识的培养探究被引量:4
《美术教育研究》2020年第11期132-133,共2页郭华 
从某种角度看,美术教育的过程就是文化与艺术有效统一的过程。在大学美术教育期间,教师要注重艺术教育与艺术创作的文化性,将文化素质培养融入现代艺术教育结构,同时注重对学生审美心理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传统审美意识,有效提...
关键词:大学 美术教育 传统审美意识 培养 
中国古典舞对传统审美意识的继承与发展
《大观(论坛)》2020年第3期44-45,共2页李倩 
中国古典舞是历史悠久的人体文化,是我国传统的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中国古典舞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仅要继承传统审美意识,还要将现代化的优秀元素融入其中。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探究了中国古典舞的传统审美意识,并...
关键词:古典舞 传统审美意识 继承 发展 
试论石川啄木诗歌中传统审美意识的传承与发展
《青春岁月》2017年第11期4-6,共3页章海英 
和歌是日本国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复杂而又独特的审美体系,语言简练却又富含深刻的思想和感情。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为天才诗人的石川啄木,其作品中既蕴含了和歌固有的传统美,又凝聚了石川大胆的革新创新。本...
关键词:和歌 审美意识 传承 革新 
传统审美意识对图形创意课程的启示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8期209-210,共2页丁颖 
图形创意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基础,创意的思维方式和图形的表达目的都是为了体现作品的主题,将作品内涵信息以视觉语言传递于观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中国文化的精髓,培养具有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识,找到中国的图形语言,使之服...
关键词:审美意识 图形创意 创意思维 
了本传统审美意识之阴翳美探究——以《阴翳礼赞》为例
《大东方》2016年第6期77-77,共1页李媛媛 
日本著名的唯美派代表作家的在随笔集《阴翳礼赞》一书中,从“阴翳造就了东方建筑美”这一观点出发,衍生开来,探讨了东方建筑和文化的精妙之处。可以说建立了一个“谷崎式”的东方美学体系。阴翳美既是一种审美观,也是一种文化观。...
关键词:美意识 阴翳 谷崎润一郎 
《春琴抄》中日本传统审美意识之内涵
《黑河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140-141,共2页刘昶 
日本唯美派文学作家谷崎润一郎最著名的作品是《春琴抄》,作品内容讲述的是一位男性对一位盲人女琴师的爱情跟随,该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古典美、感官美、女性美这三个特征的追求。在作品中对美的要求极高,与此同时还包含着女主施虐和男主...
关键词:日本文学 谷崎润一郎 《春琴抄》 审美意识 
当代“微文化”与传统审美意识的融通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55-62,113,共9页李天道 李尔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13AZD029)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微文化"在大众中迅速蔓延,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就文化艺术的表现形态来看,碎片化、零散化、去中心化、即时化和赛博化的信息接收方式的形成或者说"微文化"时代也催生了微电影的诞生发展,并致使其在"微文化...
关键词:微文化 文化形态 传统审美意识 以小见大 以微为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