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平

作品数:30被引量:12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城镇化人口城市化住房产业集聚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商周刊》《江西社会科学》《甘肃社会科学》《中国经济报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关键在于改革创新
《当代江西》2025年第2期19-21,共3页李恩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并对城乡融合发展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转型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工农关系 文明转型 现代化转型 战略部署 城乡融合发展 体制机制 三中全会 现代化进程 
沿海次级城市发展的制约与突破
《发展研究》2024年第1期46-53,共8页李恩平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欠发达沿海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与突破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BJY067)。
通过对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其发展趋势,发现沿海次级城市发展受到国内市场主导发展格局、区域倾斜调控等阶段性制约。但在新发展阶段,沿海次级城市面临新兴产业集聚和国家沿海内陆区域间发展关系重构等新发展机遇,建议从建设国际一流沿...
关键词:中心城市 沿海次级城市 城市发展路径 
绿色城镇化的逻辑、内涵与特征辨析被引量:1
《城市与环境研究》2023年第4期39-50,共12页李恩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库基础项目“双循环新格局下绿色城镇化战略与推进机制研究”(批准号:GDZK-2021-008)。
通过研究人与自然共生和城镇化的相互演进关系,解析了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进逻辑,明确绿色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历史对应关系;通过区分城镇化绿色转型的主体层次,归纳了绿色城镇化三个层面的深刻内涵,即微观主体生产生活内容绿色转型,城乡...
关键词:绿色 城镇化 生态文明 转型 
“双碳”背景下太阳能和风能弱质资源区的能源转型战略选择——以江西为例被引量:10
《企业经济》2022年第12期22-30,共9页李恩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基于新工业新城市革命的生态文明空间发展研究”(项目编号:YCXGC2201);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江西基地项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江西为典型案例的调研”(项目编号:GQJD2002)。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替代转型加速,太阳能、风能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新能源,但太阳能、风能资源质量分布并不均衡,弱质资源区依赖本地资源开发的能源转型困难。本文以江西为例,研究了太阳能和风能弱质资源区能源转型战略选择。太阳...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 新能源 转型战略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近海城市发展探析被引量:4
《企业经济》2021年第11期5-14,共10页李恩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欠发达沿海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与突破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BJY067)。
近海城市是沿海和内陆区域分界衔接的重要枢纽节点城市,深受沿海和内陆省份虹吸-辐射双向效应影响,城市发展经历了由早期相对迟滞到近期加速发展的转型升级阶段。随着沿海和内陆区域发展关系转型,近海城市的区位优势和枢纽节点效应开始...
关键词: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近海城市 
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人口建设历程及其思想脉络
《城市与环境研究》2021年第2期13-17,共5页李恩平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典型特征,城市人口的成熟、进步、文明是国家迈向繁荣、富强、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高度重视城市人口建设,由于不同时期国家的发展进程和党的工作目标侧重各有差异,城市人口建设也表现出差异化明...
关键词:差异化 建设历程 政治属性 经济属性 阶段性特征 思想脉络 城市化 中国共产党 
生态文明开辟黄河中上游流域经济地理新空间被引量:2
《中国发展观察》2020年第19期17-18,21,共3页李恩平 
黄河中上游流域属于“上风上水”高风险生态脆弱区,在国家经济地理中肩负着重要的生态屏障服务功能。如果继续走传统工业化道路,则面临生态环境容量极限和生态环境风险;如果在生态文明新的思维下,依托区域内丰富的“新型”绿色资源走绿...
关键词:传统工业化道路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容量 生态脆弱区 生态屏障 绿色资源 地理空间 生态环境风险 
“十四五”时期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产业集聚协调、优化被引量:9
《企业经济》2020年第8期25-31,F0003,共8页李恩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绿色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一体化与政策协调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BJL07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多点配置对其持久性迁移的影响:机制与测度”(项目编号:71704185);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后发经济跨越中等发展阶段的城镇化理论基础、共性技术指标和政策工具”(项目编号:2019CHSB01);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江西基地项目“内陆省区城镇化之江西探索”(项目编号:GQYJ2019029)。
本文从多个视角研究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产业集聚协调关系,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产业集聚关系的特点,深入剖析当前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产业集聚存在的突出问题,即传统模式的城镇化与产业集聚效率低,不利于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协...
关键词:城镇化 产业集聚 协调 
城镇化驱动力与绩效逻辑——以内陆省江西经济转型发展为例被引量:5
《江西社会科学》2020年第7期64-72,共9页李恩平 
江西城镇化具有典型的沿海拉动与本地自发双轮驱动特征。近年来城镇化驱动力发生重要转型:省域城镇化利益机制由就业收入转向就业收入与消费利益并重,与沿海经济关系也由人财物的单向虹吸转向虹吸效应与产业转移承接并重,且高端产业和...
关键词:城镇化 驱动力 绩效逻辑 产业转移 产业集聚 
不一致的城乡利益分享与不同步的城镇化进程被引量:7
《中国人口科学》2019年第4期66-78,127,共14页李恩平 
文章在区分了城乡收入利益和消费利益的基础上,考察劳动人口与非劳动人口之间城乡利益分享机制及城镇化进程差异,得出以下结论:(1)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有利于城市的倒U形变化,城乡消费差距存在从有利于农村到有利于城市的形变化。(2)劳动...
关键词:城镇化 城乡差距 劳动人口 非劳动人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