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红

作品数:27被引量:5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河流河流工程人性互主体性恩格斯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唯实》《前沿》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能指”到“所指”——论工程人工物及其设计的伦理意向性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47-52,146,147,共8页李映红 张可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河流工程设计的哲学研究”(21BZX008)阶段性成果。
人工物是主体意向的凝结物,源于工程主体化理想为现实,在主客体的互构中由非存在走向存在。“实在论”意义上的工程人工物不完全是独立存在的原始部件或物质实体,而是多元的间性存在或交互关系。非功能性的“能指”由结构承担,功能意义...
关键词:工程设计 伦理意向 具象“能指” 抽象“所指” 
能源公正语境下的马克思“物质利益难题”探析
《唯实》2023年第6期13-18,共6页吴超 李映红 
中央高校人文社科重大专项“河流工程共同体分布式道德责任研究”(B220207043)的阶段性成果。
“物质利益难题”是马克思面临法的理性与物质利益冲突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第一次对物质利益难题产生困惑并进入其研究视野,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马克思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坦言:“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
关键词:《莱茵报》 物质利益 矛盾纠葛 保护关税 林木盗窃法 利益冲突 辩论 贫困状况 
场域互动视角下的学者与工匠关系研究——齐尔塞尔“智识活动三阶层说”的现代阐释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38-44,共7页李映红 
中央高校人文社科重大专项“河流工程共同体分布式道德责任研究”(B220207043)。
学者理论与工匠实践的融合在近代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奥地利学者齐尔塞尔对大学学者、人文主义者与工匠“三大阶层”的互动关系的研究,成为理解科学革命时期理论发展与技术创新关系的重要线索。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导致了...
关键词:齐尔塞尔 科学革命 学者 工匠 传统 
恩格斯生态整体主义自然价值观探析被引量:8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15-21,共7页李映红 赵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ZX035)。
恩格斯生态整体主义自然价值观将人、自然和社会视为生态系统整体,认为生态系统本身是自然存在的最高目的且拥有最高价值。基于生态整体主义自然价值观,恩格斯对形而上学自然观、资本主义功利性生产的本质和资本主义制度逻辑进行了批判...
关键词:生态整体主义 河流生态 自然报复 生命共同体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洋观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4
《江西社会科学》2020年第11期48-54,共7页李映红 张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河流工程责任伦理问题研究”(17BZX03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河流工程工匠精神研究”。
人类与海洋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的普遍联系、本质规律和内在旨趣,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洋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海洋生态及其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海洋对国家发展、经贸和军事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海洋 海洋命运共同体 
论人与自然互主体性的复归被引量:4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90-100,共11页李映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流工程责任伦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BZX03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河流工程工匠精神研究”(项目编号:B200202199)。
人类与自然构成人类世界的两大基本要素,正确把握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既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发展由自发到自觉的表征,更是把握人类和自然的共同目的。因此,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最基本问题。所谓人类世界更美好,...
关键词:互主体 自然中心主义 主客二分 存在 
论人与河流工程的和解——在马克思的废物再循环概念限度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16-22,146,共8页李映红 吴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流工程责任伦理问题研究”(17BZX035);河海大学中央高校项目“河流工程责任的理论和实践维度研究”(2017B33414)阶段性成果
工程是人最切近的生存样式,人们开发河流的水资源,兴修河流工程的同时,会产生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广泛影响着工程与水体、人、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自身的和解是马克思生态思想中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资本原始积...
关键词:废物再循环 生命 再生产 河流工程 自然的“复活” 
河流工程场景构建:马克思“两条道路”理论的实践阐释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39-44,110,共7页李映红 周慧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7BZX035)
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认识有“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与“从抽象的规定在思维形成中导致了具体的再现”两条紧密联系的道路。河流工程主体从现实的、感性的具体出发,围绕“场景”这一核心要素,在思想场域根据工程功能的需求而萌...
关键词:“两条道路” 抽象 感性 河流工程 场景 
论真、善、美的河流工程及其工匠精神被引量:2
《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9期48-53,共6页李映红 黄明理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河流工程责任伦理问题研究”(17BZX035);河海大学中央业务费项目“河流工程责任的理论和实践维度研究”(2017B33414)的阶段性成果
河流工程是以建造'人工实在'为核心的物质性实践,其价值不仅在工程本身,更是其所传承的科学治水理念、水文化及工程所蕴含的丰富的工匠精神。以技术改变世界的工程师作为当代'工匠精神'的诠释者、传承者,工程师职业精神一定程度上就是...
关键词:工匠精神 合目的性 效用 内生 
自然、资本与自由:河流工程的逻辑变迁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34-40,共7页李映红 黄明理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河流工程责任伦理研究"(17BZX599);江苏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理念研究"(15zd001);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2016B32914)
工程作为人类有组织地以项目形式进行的大规模应用科学知识、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高效可靠地服务于人类的系统性活动,必然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并与社会诸因素相互建构,因而是一个不断演变、逐步进化的历史范畴。从发展进程看,河流工程...
关键词:造物 资本的逻辑 工程 自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