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平

作品数:16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毛泽东文艺观人民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理论与改革》《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般界说与精神文明建设被引量:3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76-80,共5页杨晓平 
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最一般的界说,包括两个层次和三个方面:即在最抽象的层面提出人在千百万年中形成了全面巨大的潜能;在这种潜能的基础上,人作为对象性存在物需要占有整个对象世界;此外,人作为社会存在物需要建立丰富的交往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先导——读《论犹太人问题》被引量:2
《探索》2011年第3期166-170,共5页杨晓平 
《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第一篇檄文。在该文中,马克思首次对现代的政治解放、启蒙原则和市民社会作了全面批判,指出政治解放由于未能也不可能消灭自己的前提,即私有财产和宗教等,因此不是彻底的人类解放;启蒙原则所确立...
关键词:马克思 现代性 政治解放 启蒙原则 市民社会 批判 
理论思维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基本特征探析被引量:1
《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3期5-8,共4页杨晓平 
当人们用理论思维去考察理论和现实问题时,对理论思维本身进行考察或许不无意义。分析表明,理论思维应具备主体自觉性、客观有效性、系统综合性、参与导向性、分析批判性、历时开放性和操作还原性等基本特征,这从一个侧面回答了理论思...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理论思维 基本特征 
和谐辩证法新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67-73,190,共7页杨晓平 
在黑格尔辩证法中,矛盾既是一种静态结构关系,又是一种动态历时过程:作为前者,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作为后者,矛盾是由对立到统一。马克思通过赋予黑格尔抽象的和形式的辩证法以具体的和现实的内容而提出了实践辩证法,认为人类社会从无...
关键词:黑格尔辩证法 实践辩证法 和谐辩证法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概念与构建和谐社会
《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年第5期13-21,共9页杨晓平 
毛泽东的人民内部矛盾概念有着极为丰富、深邃的思想内涵和重大的实践价值,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杰作,不断从新的视角和更深的层面揭示这一概念的理论内涵并联系当下社会实践展现其现实意义,对于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
关键词:毛泽东 人民内部矛盾 和谐社会 
论马克思的类概念被引量:5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82-87,共6页杨晓平 
马克思的类概念不同于费尔巴哈以及此前的一切哲学而具有全新的内涵。马克思把自觉自由的活动当作类的生活和本质的主要表征,进而揭示出自然界是类的对象即"无机的机体",而社会即自我与他者的统一关系,既是类的存在方式又是类借以占有...
关键词:马克思 类概念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异化 人类解放 
文艺的人民化与人民的文艺化——毛泽东人民文艺观刍议被引量:1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125-135,共11页杨晓平 
毛泽东的文艺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解读毛泽东文艺观的本质特征和中国化特色,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课题。毛泽东的文艺观其实质是人民文艺观,这一文艺观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学和文艺学为指导,透彻地分析了中国社会人民大众与文...
关键词:毛泽东 人民 文艺理论 
论毛泽东的人民文艺观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第6期47-50,共4页杨晓平 
毛泽东的文艺观其实质是人民文艺观,这一文艺观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学和文艺学为指导,透彻地分析了中国社会人民大众与文艺的关系,提出人民是文艺的主体,阐述了文艺的人民化和人民的文艺化,把人民了解、学习、掌握和占有文学艺术纳入人...
关键词:毛泽东 人民 文艺观 
从矛盾辩证思维到系统辩证思维——学习和重温邓小平对辩证思维的创造性运用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123-126,共4页杨晓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同一性的理论,矛盾现象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矛盾的特殊性的理论,主要矛盾的理论,矛盾转化的理论以及非对抗性矛盾的战略地位的理论等,实现了从矛盾辩证思维向系统辩证思维的革...
关键词:邓小平 矛盾辩证思维 系统辩证思维 
论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三评“部分质变”
《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1期58-61,共4页杨晓平 
本文运用唯物辩证法和现代系统论对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作了较为深入全面的探讨,认为由量到质的转化是一个直接的、没有中介的、不可逆的和非加和的整体性过程。以此为基础,本文对"部分质变"概念作了进一步考察,认为"部分质变"概念是基于...
关键词:量变 质变 部分质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