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国

作品数:8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和谐社会视野和谐社会大学生大数据时代传统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好日子》《青年时代》《世纪之星—交流版》《新丝路》更多>>
所获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策略研究
《新丝路》2025年第2期0183-0185,共3页潘志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对基层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教育培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现有的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存在内容单一、形式刻板、资源不均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复杂的基层治理需求。基于此,文章提出新时代基层党...
关键词:基层党员干部 教育培训 治理能力 
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世纪之星—交流版》2022年第6期105-107,共3页潘志国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得到持续发展,同时也赋予思政课程体系全新的发展模式,但是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导致思政教师在应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工作的时候,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首先简要地介绍了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
关键词:高校思政 网络教学平台 应用对策 
谈谈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探索
《好日子》2021年第32期173-173,共1页潘志国 
教书育人的宗旨也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健康人格的培养不分学科、不分时间、不分年龄,通过思政教育,将主流的观点渗透到学生的心里,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观念。针对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应通...
关键词:传统文化 思政课 主导作用 
试论思政课堂中的立德育人
《好日子》2021年第30期278-278,共1页潘志国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机遇下,高校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思政课应该发挥主阵地的作用,专业课应该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二者要在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政治教...
关键词:立德树人 创新 多方位评价 
对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探究
《信息周刊》2019年第39期0498-0498,共1页潘志国 
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基层党的建设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基石。基层党的组织存在和作用于现实社会中,必然直接受社会现实的决定与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域、对象、环境都发生了...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 建设 规范化 标准化 
大数据时代下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及对策
《信息周刊》2019年第14期0154-0154,共1页潘志国 
本文是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7YB356)的研究成果。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微信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交流工具。而微信的广泛运用,也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较大影响。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分析微信帶来的影响,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对策,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
关键词:微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雷蒙德·马丁历史学客观性理论之思考
《青年时代》2016年第28期34-35,39,共3页潘志国 
马丁认为客观的历史应该是价值中立的,因此为达到客观性,历史学家应该尽力消除自身价值观对其研究活动的影响。马丁为此提出了“案例研究”方法,它通过相似环境之间的比较而发现事件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其实,马丁的“案例研究”并...
关键词:雷蒙德·马丁 客观性 案例研究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管理主体刍议被引量:1
《社会工作》2008年第12期55-56,共2页潘志国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明确社会管理格局中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定位、社会组织的协同功能、公众参与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和谐社会 社会管理格局 主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