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敏

作品数:18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声乐教学演唱四川民歌审美意识综合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艺海》《大众文艺(学术版)》《黄河之声》《四川戏剧》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如何在演唱中突出四川民歌的民族性——以《槐花几时开》为例
《四川戏剧》2022年第2期96-98,共3页王铭敏 
我国南北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域因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自然原因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差异,民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四川民歌非常具有民族特色。本文以《槐花几时开》为例,对四川民歌的民族性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四川民歌 《槐花几时开》 民族性 
四川扬琴唱腔的发声特点研究与借鉴
《戏剧之家》2021年第2期65-67,共3页向松 李雪玲 王铭敏 
四川音乐学院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CYXS2017003。
本研究分析了四川省内外对四川扬琴的研究现状,通过对传承人的采访和学习详细研究了四川扬琴唱腔的发声特点,从气息运用、共鸣调节、语言特征、艺术处理等方面入手,用嗓音科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形成此成果,可应用于相关团体演出、学校教...
关键词:四川扬琴 唱腔 发声特点 提音 沉音 哈哈腔 
岳阳巴陵戏的传承现状
《艺海》2019年第10期24-27,共4页谢丹 王铭敏 贾敏 蔡毅 
岳阳巴陵戏也被称为"巴湘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出很多脍炙人口的曲目,并逐渐形成融合多种唱腔于一体的具有独特唱腔魅力的体系。巴陵戏是民间艺术,是岳阳地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承载着岳阳的历史以及民俗文化,在其...
关键词:岳阳巴陵戏 传承 发展现状 
创设情景以提高音舞专业声乐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被引量:1
《戏剧之家》2019年第6期141-142,152,共3页王铭敏 谢丹 向松 
四川音乐学院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CYXS2017004
音舞专业是结合了音乐与舞蹈的学科专业,追求音与舞的相融相通,声乐教学是这个专业里面的一个部分,学生们在这部分课程中会学习到系统的声乐知识,从理论到实践都会涉猎,但是受自身专业的局限,声乐教学的效果不太理想,特别是随着近些年...
关键词:声乐 教师 教学 学生 教学效果 音舞专业 
中西结合,洋为中用——论四川民歌在美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戏剧之家》2018年第33期47-49,共3页王铭敏 
我国现代音乐界将音乐分为美声、民族、通俗三部分,就音乐本身来说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借鉴和转换的,我国的众多民歌中,四川民歌因其独特的艺术特点而一直备受青睐,四川民歌的许多特点和技巧在美声的演唱中也同样适用,本文力求探讨中西结...
关键词:四川民歌 美声 基础教学 
对美国高等音乐院校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戏剧之家》2016年第9期184-185,189,共3页金莹 李毅 王铭敏 
2014年四川音乐学院院级课题"对美国高等音乐院校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文章(课题编号:CY2014071)
我们正在努力培养能走向歌剧舞台的青年人才,但是在教学与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很多毕业生无法直接走向自己梦想的歌剧舞台,这也是我们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鉴于国内的现状,我们借鉴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对歌剧人才的培养过...
关键词:声乐人才 培养模式 
新世纪成人声乐教学模式多样化应用初探
《戏剧之家》2016年第5期112-114,共3页王铭敏 金莹 李雪玲 
四川音乐学院院级科研项目"新世纪成人声乐教学模式多样化应用初探"课题文章;项目编号:CY2014070
面对当前多元化、个性化的音乐发展趋势,传统的"一对一"或者大课堂集体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成人声乐教学的需求,成人声乐教学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本文阐述了成人声乐教学的现状及传统成人声乐教学模式的弊端,并提出了多样...
关键词:成人声乐 教学模式 多样化 
新世纪音乐文化浅论
《艺海》2015年第11期142-144,共3页谢丹 宋玥 王铭敏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新世纪文学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SB0030
本文是对于新世纪音乐文学形象的初始探索。"音乐文学"从广义上包含一切与音乐相关联的文艺作品。狭义上讲的是歌词艺术。本文以歌词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形象的建构。艺术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形象性,歌词形象的作用在于艺术形象的...
关键词:新世纪 音乐文学 形象概念 
宗教因素:萨顶顶《万物生》专辑成功的关键被引量:1
《四川戏剧》2015年第8期163-166,共4页谢丹 张子开 宋玥 王铭敏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新世纪音乐文学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SB0030
本文从宗教角度分析了萨顶顶《万物生》音乐专辑的特点,认为专辑的成功主要因为内中的宗教因素:部分歌曲直接借鉴了喇嘛教弘法音乐,部分则模仿基督教赞美诗,还有印度教、印度佛教、藏族苯教、蒙古族萨满教等信仰的影子,从而纠正了以前...
关键词:萨顶顶 万物生 宗教 喇嘛教 基督教 自语 
李叔同创撰《送别》考略被引量:1
《四川戏剧》2015年第5期110-112,共3页谢丹 张子开 宋玥 王铭敏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新世纪音乐文学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SB0030
本文对我国学堂音乐的开山之作、李叔同的《送别》作了全方位的考索,探讨了创撰经过及与美国音乐家J·P·奥德威《梦萦故乡和妈妈》和日本音乐家犬童球溪《旅愁》的关系,歌词的全文和异文、蕴含的朋友惜别之义,以及所受佛教教义、日本...
关键词:李叔同 弘一法师 《送别》 学堂音乐 惜别 日本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