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娟

作品数:12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本义《五十二病方》考论唐诗唐人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国学学刊》《民族学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语言历史论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五十二病方》疑难药名“逃夏”考论
《国学学刊》2022年第2期108-113,141,共7页钟如雄 胡娟 
马王堆汉墓简帛《五十二病方》中有一个难解的中药名词叫“逃夏”,《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伍]》云:“逃夏,药名,待考。”本文运用“古人语急,则二字可缩为一字”的合音法构词原理,揭示出上古汉语单纯词“逃夏”乃是“车前草”的别名,至...
关键词:逃夏 疑难药名 出土医典 《五十二病方》 考释 
从汉代医简看祝由术的禳病法被引量:2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34-139,共6页石琳 胡娟 钟如雄 
西南民族大学博士学位点建设资助项目(2016XWP-S05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2年度重大招标项目“简帛医书综合研究”(12zd115)阶段性成果之一
《黄帝内经》中的"祝由",前人或训为"祝说病由",或训为"联绵词",均为穿凿臆测。本文从"祝"与"由"的字形嬗变及其意义源流入手考释,以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的语料为依据,证明"祝由"是述补结构,在汉代以前表示向鬼神祈祷以禳除疾病。"祝...
关键词:汉代医简 祝由术 禳病法 
论汉字本义
《语言历史论丛》2016年第1期79-97,共19页钟如雄 胡娟 
西南民族大学学位点建设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5XWP-S0502。
字本义”就是通过文字的构形意图记载的初始意义,也称“字形义”。华夏先民用构形意图来表现认识的思维成果——概念大致有两种方法:直观图标与意会图标。文字在原创时与实物都是对等的,创造者想要表示的意义,全然通过实物的图像来实现...
关键词:古代汉字 本义 汉字形体 
《五十二病方》释文字词勘误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1期195-199,共5页钟如雄 胡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简帛医书综合研究"(12ZD115);西南民族大学学位点建设资助项目(2015XWP-S0502)阶段性成果
汉代帛书《五十二病方》的字词,前人已作过较为深入细致地校勘与训释,且日臻完善,但今天读来,仍发现其中还有较多疑难字需要再斟酌、再考释。本文对其中的"孰"、"洒"、""、"求"、"空"、"幂"、""、"隋"等八个字进行重新释读,从字形演变...
关键词:疑难字 考辨 帛书 《五十二病方》 
“古音通假”说的历史反思
《语言历史论丛》2015年第1期218-253,共36页钟如雄 胡娟 
本文从“古音通假”说的形成、“古音通假”的本质特征、“古音通假”形成原因等三个方面,反思前人立论的实践依据与理论错误,指出:“古音通假”就是“因声求字”,即通过语音形式的同音路径,探求书面语言中错别字的本字的训诂方法,它不...
关键词:古音通假 因声求字 声训 训诂 
论唐诗“孤平拗救”说之不成立被引量:3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77-82,共6页钟如雄 胡娟 
西南民族大学学位点建设资助项目(2014XWP-S0503)成果之一
诗学家常说"犯孤平是律体诗歌创作的最大禁忌",此说依据不明。查历代诗话,得知"孤平拗救"之始作俑者为清人王士祯,再经后人推演、发挥,终成律体诗创作之永恒定律。然详考唐人律诗,"孤平"、变体实多,救与不救,出自天然。可知"孤平拗救"之...
关键词:孤平拗救 唐人律体 子虚乌有 
《说文解字》编排原则之新思考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9期186-189,共4页胡娟 钟如雄 
西南民族大学学位点建设项目(2014XWP-S0504)阶段性成果
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文字所从之"类"(后世称为"部首")编排的字书,是文字学和文献语言学的开山之作,在中国文字学、语言学和辞书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此形成了我国的"说文学"。前辈学者认为,《说文》全书...
关键词:据形系联 据声系联 编排原则 《说文解字》 
释“池”
《汉语史研究集刊》2013年第1期373-381,共9页鍾如雄 胡娟 
关于'池'的本义,段玉裁说是'池沼',而且认认为'池'与'沱'是两个不同的字,只有'浅人谓‘沱’、‘池’无二'。这个结论一直影事许多学者对先秦元典中'池'义的正确训读。如对《孟子·梁惠王上》中'(洿)池'的解读就有'池沼'、'护城河'、'池...
关键词: 沱江 本义 考证 
彝文研究的踵武增华——评马锦卫教授《彝文起源及其发展考论》
《民族学刊》2012年第4期89-89,共1页胡娟 
彝族的文字,是我国古文字体系中一种较为古老的象形文字。关于彝文的起源、彝文的性质、彝文的构形法、彝文的规范、彝文与甲骨文的关系等诸多问题,前辈学者作过比较深人的研究和讨论,尽管如此,留给后人再思考问题依然很多。
关键词:彝文 起源 考论 教授 象形文字 文字体系 构形法 甲骨文 
释“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0期161-163,共3页钟如雄 胡娟 
"況"《说文》释为"寒水",段玉裁认为许说"未得其证",且自古以来并无书证。从甲骨金文看,"況"象一人跪(坐)于水边看自己呈现在水中的影子之形。铜镜尚未发明之前,远古先民以水为镜,或以皿盛水而监,或临塘湖俯视。水中的影子就是自我的形...
关键词:影子 原始字形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