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乐洋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博览群书秉笔直书学者个体生命无力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文艺生活(中旬刊)》《文艺生活(下旬刊)》《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读竹内好所读之鲁迅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年第7期86-86,81,共2页蒲乐洋 
竹内好的《鲁迅》在日本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我们跳出思维桎梏理解鲁迅提供了启发。他任认为包括启蒙在内的诸价值只有通过文学才能涌现出来,“文学者鲁迅”是“启蒙者鲁迅”的终极之场,探讨“文学者鲁迅”的内涵,追问其形成的...
关键词:竹内好 鲁迅 文学者 启蒙 文学无力 
浅谈中国形象的“东方化”问题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3年第4期259-260,共2页蒲乐洋 
首先想指出的是“中国形象”这一词汇实际上是一个西方概念,它是站在西方文化视角下对中国形象的一种勾勒。一个接近真实q-国形象至少应是为除中国以外国家对中国的认识,但是,即便是在我们讨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时,也经常不自觉...
关键词:中国形象 东方化 文化 
省会电台如何体现都市特色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3年第4期129-129,共1页蒲乐洋 
省会电台在向着更加凸显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的方向迈进,大众传媒主体意识的广泛觉醒。来自政策限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等等的压力,使得省会电台必须找到自己的竞争着力点——都市特色,如何体现特色即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省会电台 都市特色 本土话语权 
史家生命结局之思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2年第12期44-44,共1页蒲乐洋 
死亡对于生命个体是一个非经验的、非实在的、超越了此在时空的世界;这是死亡的超越性质。但是,个体生命在人生历程中又时时关注死亡、目睹死亡,并对死亡和生命以及死亡价值和生存价值进行理性的思考;这是死亡的经验性质。“人何世...
关键词:生命个体 死亡问题 人生历程 史家 个体生命 永恒主题 秉笔直书 博览群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