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维天

作品数:21被引量:27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台湾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汉语制图理论汉语句法句法轻动词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古汉语研究》《语言研究集刊》《东方语言学》《中国语文》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没怎么AP/VP”结构之词汇-句法界面研究
《世界汉语教学》2023年第4期448-463,共16页汪昌松 蔡维天 
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语代词语法限制的句法多重界面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主要从词汇-句法界面讨论普通话中的“不/没怎么AP/VP”结构,文章提出该结构中的部分否定义源自词汇性成分“不怎么、没怎么”,其语义与英文中的hardly和seldom类似。源于现代汉语的强分析性(Huang,2015),词内成分“不/没”与“怎...
关键词:“不怎么” “没怎么” 否定义 强分析性 相对近距原则 
贴标理论视角下的汉语乾坤挪移句考察
《现代外语》2023年第2期147-161,共15页赵琛 蔡维天 
本文从形式句法的角度切入,运用Chomsky(2013,2015)的贴标理论(labeling theory)深入分析了汉语乾坤挪移句的句法、语义特征。文中我们着重考察了乾句和坤句之间的句法共性,指出乾句和坤句共享同一个基底结构,乾句和坤句所特有的表层语...
关键词:乾坤挪移句 贴标理论 移位加标 共享特征加标 隐性模态 
谈配对与配重——汉语光杆条件句韵律-句法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世界汉语教学》2022年第4期490-502,共13页杨洋 蔡维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招标课题(BCD202102);广东省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以‘根本’和‘本来’为例探究汉语中的背景命题”(2018WQNCX024)的支持。
汉语有一类光杆条件句如“谁亲谁,谁娶谁”,通过疑问词配对构成,疑问词表任指,可以形成ABAB(“如果一个男的亲了一个女的,那个男的就要娶了那个女的”)和ABBA(“如果女的亲了男的,那个男的就要娶了那个女的”)的配对模式,再叠加疑问词...
关键词:光杆条件句 疑问词 配对 配重 韵律-句法界面 
“来”的系谱学——谈汉语隐性轻动词结构的言内之意被引量:3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期41-50,共10页蔡维天 
台湾国科会计划“模态词与模态性的跨语言研究”(NSC98-2411-H-007-051-MY3)的资助。
本文从生成语法的角度切入,主张汉语动词"来"的二元用法只是表象,其施事、存有及使事等结构均由动词提升所形成。推而广之,"来"其实只有非宾格动词的一元用法,其余的都配合上位的隐性外轻动词如DO、EXIST、CAUSE衍生而来,也因此才有了...
关键词:“来” 隐性轻动词 汉语语法 动词移位 轻动词句法 
制图理论、中心语移位和乾坤挪移句被引量:11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期176-187,319,共13页蔡维天 
台湾科技部计划“弱时语言的比较句法研究”(MOST 106-2410-H-007030-MY3)资助。
学界有大量对乾坤挪移句论元结构的分析,对其语义和语用的梳理也相当深入。本文以乾句的模态诠释为切入点,指出其容量义来自一个与"够"相应的隐性模态词ENO,并因此引发动词移位,造成表面词序的变动。文章论证此类中心语移位实属音韵部...
关键词:制图理论 中心语移位 乾坤挪移句 隐性模态词 
非典型疑问词的句法层级和语用效应——从比较语法看客家话的“么个”被引量:2
《中国语文》2020年第2期201-220,255,256,共22页钟叡逸 蔡维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及其方言论元结构制图法”(16CYY041)资助。
本文从比较语法的观点切入,探讨客家话“么个”的各类用法,检视其疑问用法发展出非典型“抱怨念力”(whining force)的过程,并厘清相关句式的句法层级及其语用效应。我们也藉由对比普通话的“什么”,凸显不同方言异曲同工之处:本为问物...
关键词:非典型疑问 么个 什么 比较语法 制图理论 
制图理论和汉语语法被引量:15
《语言学研究》2019年第1期28-44,共17页蔡维天 
自生成语法开山立派以来,语法特征和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即属核心议题之一。在历经半个世纪的酝酿淬炼之后,学界对这个课题也有了更为细致精准的看法:特征跟中心语属一对一的关系,其投射更遵循严格的层系安排,由低到高,由实而虚,通过界...
关键词:制图理论 汉语语法 比较句法 微言主义 左缘结构 句法-语用界面 
念力移转的韵律语法及实验研究被引量:9
《世界汉语教学》2019年第1期20-30,共11页杨洋 蔡维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成语法的汉语研究与新时代汉语语法理论创新"(项目批准号18ZDA29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汉语疑问词的非典型用法出发,研究念力移转(force shift)的句法、语用及其背后的韵律条件。实验结果显示,抱怨念力(whining force)用法在句子的重音配置和语调起伏上都与一般疑问句截然不同。此外,我们发现抱怨念力用法中,轻动词...
关键词:念力移转 汉语语法 韵律实验 句法-韵律界面 
汉语的语气显著性和隐性模态范畴被引量:14
《语言科学》2019年第1期1-12,共12页蔡维天 
MOST106-2410-H-007-030-MY3的资助
文章以制图理论为框架,从比较句法的角度来检视汉语中语气词和时体系统之间相互相生的关系。此外,文章也主张隐性范畴其实是类型学上显著性表征:正因其显著,反倒无需标记。从汉语中的光杆数量句、虚拟补语句、外疑问状语、非典疑问句等...
关键词:语气显著性 限定性 隐性模态词 光杆数量句 
论汉语内、外轻动词的分布与诠释被引量:32
《语言科学》2016年第4期362-376,共15页蔡维天 
国科会计划(NSC96-2411-H-007-026);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研究中心"季风亚洲与多元文化"计划资助
文章从制图理论(Cartographic Approach)的观点出发,主张汉语的轻动词(light verb)应分内、外两类:外轻动词与事件(event)层次的使事性(causality)有关,而内轻动词则跟动作(activity)层次的与事性(comitativity)有关。这点与疑问状语及...
关键词:汉语句法 轻动词 使事性 与事性 制图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