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启琛

作品数:13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村委会一国两制居委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竞选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天府新论》《社会主义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国社会工作》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真理二重性的再思考
《天府新论》1999年第4期41-45,共5页谢启琛 
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关系问题,自本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在我国哲学界断断续续地讨论了近40年,至今仍歧见纷呈,莫衷一是。争论的问题主要是:什么是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是否等同于相对真理与...
关键词:客观真理 相对真理 绝对真理 总和论 辩证统一论 二重性 
育“百花”之园丁,倡“求是”之伟人——重学周恩来《关于昆曲〈十五贯〉的两次讲话》
《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年第S2期105-109,共5页谢启琛 
在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重新研读周恩来1956年4、5月间关于昆曲《十五贯》的两次重要讲话,倍感这位历史巨人思想深刻,智慧超凡,令人敬仰。尽管42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社会历史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讲话...
关键词:周恩来 官僚主义 昆曲 《讲话》 主观主义 历史主义 艺术形象 况钟 “胡风反革命集团” 教育意义 
“一国两制”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年第4期73-75,共3页谢启琛 
“一国两制”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谢启琛“一国两制”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突出地表现在实行这一方针后,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出现了新的特点,即单一制结构下的某些复合制特征。所谓国家结构,是指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
关键词:“一国两制”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单一制 香港回归祖国 香港问题 联邦制 国家结构形式 台湾 《基本法》 国家主权 
“公仆意识”——领导者素养和作风的精神支点
《理论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1期33-35,共3页谢启琛 
“公仆意识”——领导者素养和作风的精神支点谢启琛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是实现科学化领导的决定性因素。而领导者自身的素养——政治思想素养、文化专业素养、组织管理素养、道德品格素养,等等,则是决定整个领导活动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领导者 公仆意识 领导活动 邓小平理论 政治素养 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 道德品格 道德规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论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现实根据和理论基础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2-6,共5页谢启琛 
关键词:邓小平“一国两制” 现实根据 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对立统一规律 两种制度 科学构想 认识过程 和平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 
试论居委会和村委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社会工作》1997年第4期7-9,共3页谢启琛 
一、居委会和村委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总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1)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的“中特”理论为指导,“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关键词:企事业单位 社会成员 文化事业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村委会 居委会 居民委员会 政府机关 决议 辖区 
居委会和村委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被引量:2
《中国社会工作》1997年第3期25-27,共3页谢启琛 
一。
关键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村委会 居委会 企事业单位 群众性 综合治理 思想政治工作 老年人 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控制 
试论反腐倡廉的历史必然性
《理论与改革》1994年第11期14-16,共3页谢启琛 
试论反腐倡廉的历史必然性谢启琛克服政府部门和官员队伍的腐败现象,建设廉洁、高效、有序的政权机构,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统治阶级、统治集团的政治利益,充分发挥国家政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既是历史政治思想家潜心研究的重...
关键词:反腐倡廉 国家权力机关 腐败现象 政府官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权力运作 权力监督 国家政权 舆论监督 群众监督 
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理论与改革》1990年第1期19-23,共5页谢启琛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其实质就是全体人民在共同享有对生产资料不同形式的所有权和支配权的基础上,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最高权力,简言之,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关键词: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 国家的本质 生产资料 共同享有 国家事务 支配权 所有权 
竞选的四大优点
《社会主义研究》1988年第5期54-55,共2页谢启琛 
所谓“竞选”,是指从大选开始以后至选举日以前期间,为候选人或候选人自己为谋求当选机会而进行的选举竞争活动过程。它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在竞选中可以直接沟通选举行为主体(选举人)和行为客体(被选举人)之间的信息联系。一方面,能使...
关键词:候选人 选举人 客体 行为主体 信息联系 活动过程 选民 竞争对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