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姝丽

作品数:17被引量:10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跨文化交际能力口译教学跨文化视角哪儿代际冲突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管理观察》《电影文学》《学园》《中国校外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高校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测试的效度与信度研究被引量:1
《语言教育》2018年第1期26-30,共5页邬姝丽 孟钊 古明 
本文是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口译课测试的一次探索。作者以Bachman和Palmer提出的测试理论为框架,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口译测评的效度与信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高校口译评估的效度和信度大体尚可,但也存在改进之处,主要表现在口译测试的...
关键词:英语专业本科 口译测试 效度 信度 
浅析《变形计》中主人公的跨文化适应——以第七季第五辑中的城市主人公刘珈辰为例
《学园》2015年第29期15-16,共2页邬姝丽 徐丹凤 
中国第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变形计》从2006年开始在湖南卫视热播至今。这档节目安排城里孩子和农村孩子进行生活互换,在这个过程中,跨文化适应问题凸显,尤其是体现在到农村生活的城市孩子身上。该文运用Young Yun Kim的压力—调适...
关键词:《变形计》 跨文化适应 压力—调适—成长 
商业广告性别语篇的跨文化分析
《学园》2015年第25期119-121,共3页邬姝丽 向芬 
男性语篇与女性语篇属于截然不同的两种语篇系统。为了达到好的宣传效果,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激发其购买欲望,广告设计人员应当考虑男女性别语篇的不同,在言语风格上采用不同的策略。文章从Deborah Tannen的性别语篇理论出发,对一些商业...
关键词:广告 性别语篇 跨文化分析 
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渠道研究被引量:4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5年第7期103-104,共2页邬姝丽 时沂 
项目编号:C201308003
在21世纪,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高校外语教学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以理工科与文科的不同大学、不同专业的师生作为研究对象,从课堂教学、课外模式、测试环节三方面,探讨高校英语教学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渠道 建议 
《爸爸去哪儿》中00后一代人的跨文化适应分析
《海外英语》2014年第21期219-220,222,共3页邬姝丽 王亚萍 
最近湖南卫视播出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在此节目中,参加者初到新环境的表现凸显了跨文化适应这个重要问题问题,尤其表现在00后孩子们的身上,如张悦轩(天天)、田雨橙(Cindy)和Kimi在第一期中初到农...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 跨文化适应 压力—调试—成长 
跨文化视角下的代际冲突管理方式——以《爸爸去哪儿》中父子冲突为例被引量:1
《海外英语》2014年第13期255-256,共2页邬姝丽 张璐 
代际冲突是指两代人因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差异而结成的矛盾关系,俗称为"代沟"。该文基于Rahim提出的冲突管理办法中五种经典模式,以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中所出现的代际冲突为例,分析集体主义文化下五对父子如何解决冲突并做到有效沟...
关键词:代际冲突 冲突管理 集体主义文化 有效沟通 
公益广告FAMILY的语言视觉修辞研究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年第12期34-35,64,共3页邬姝丽 王锦方 
本文运用视觉修辞学理论对央视公益广告FAMILY进行解析.通过从语言视觉修辞的角度着手对文字,词语,句式,辞格,以及其他感觉与视觉的转换等分析,笔者认为FAMILY达到了预期的劝说目的,是一则经典的公益广告.
关键词:视觉修辞 广告 FAMILY 
论鲁迅短篇小说中主人公的“缺席”现象
《青春岁月》2013年第17期30-31,共2页邬姝丽 王锦方 
本文按照文本细读的方式,对鲁迅的短篇小说进行分析,发现鲁迅小说中存在一个主人公"缺席"的现象。笔者选取三个短篇《孔乙己》,《祝福》,《阿Q正传》为例,运用叙事理论对鲁迅小说中主人公的"缺席"这一现象从叙事结构以及叙事的效果进行...
关键词:鲁迅 叙事理论 文本细读 短篇小说 结构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中的情感诉求被引量:1
《管理观察》2012年第32期148-149,共2页魏雪丹 邬姝丽 
情感诉求是指通过对听众一心理的了解来诉诸他们的情感,用情感去打动听众,也就是人们所常说的“动之以情”。本文分析了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如何抓住观众的情感需求,调动观众的情感,从而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分...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 情感诉求 认同 
当代大学生网络言语交际风格
《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第3期23-24,共2页邬姝丽 李佳 
中央高校基金项目支持;编号为:2010YW07
本文以文化语境模式为理论框架,以人人网上的聊天为语料,分析信息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言语交际风格。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言语交际风格倾向于直接,称呼语风格上趋于多样化,总体趋势为表示亲近的平等的关系的称呼语。在表达与沉默方面,大...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网络言语交际风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