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烨

作品数:10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海权法租界民族性民族民国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史林》《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近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海权探讨——以林子贞《海上权力论》为中心被引量:2
《史林》2023年第4期127-139,218,共14页陆烨 
20世纪20年代是民国海权探讨的重要时期,林子贞的《海上权力论》是近代中国第一部海权论专著,也是这一时期论海权的典型代表。本文从作者的生平经历与著作主旨入手,深入考察其思想倾向和学术价值,以反映彼时知识分子对海权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海权 林子贞 国防 现代化 民族性 
民国知识群体对海权问题的探讨——以主权、现代化与民族转型为中心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22年第11期84-105,共22页陆烨 
民国时期,随着社会裂变与对西方海权理论的了解,中国海权问题探讨者逐渐由地方疆吏转为新兴知识分子群体,探讨议题逐渐聚焦于主权、现代化和民族转型三个方面。在主权问题上,针对西方海权入侵特点,提出构建维护领土和发展海权并行的海...
关键词:海权 主权 现代化 民族性 
民国知识群体对海权问题的探讨——以主权、现代化与民族转型为中心被引量:6
《学术月刊》2022年第8期187-208,共22页陆烨 
民国时期,随着社会裂变与对西方海权理论的了解,中国海权问题探讨者逐渐由地方疆吏转为新兴知识分子群体,探讨议题逐渐聚焦于主权、现代化和民族转型三个方面。在主权问题上,针对西方海权入侵特点,提出构建维护领土和发展海权并行的海...
关键词:海权主权 现代化 民族性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噪音治理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22年第4期85-97,共13页陆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多维视角下的近代上海城市污染治理研究(1843-1949)”(18CZS069);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上海‘城市病'治理的法国经验:分类营业制度研究(1913-1943)”(2016ELS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为中西交汇的国际大都市,近代上海的城市治理始终交织着华洋关系,噪音治理即为典型,并以人口密集、工商业繁盛的公共租界最为显著。上海公共租界噪音治理起步伊始,就参照了欧洲的城市治理模式,但也面临本土化的困境。租界内华洋居民...
关键词:噪音污染 近代上海 公共租界 城市治理 华洋关系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噪音治理被引量:3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1期129-142,M0004,共15页陆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多维视角下的近代上海城市污染治理研究(1843-1949)”(18CZS069);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上海‘城市病’治理的法国经验:分类营业制度研究(1913-1943)”(2016ELS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为中西交汇的国际大都市,近代上海的城市治理始终交织着华洋关系,噪音治理即为典型,并以人口密集、工商业繁盛的公共租界最为显著。上海公共租界噪音治理起步伊始,就参照了欧洲的城市治理模式,但也面临本土化的困境。租界内华洋居民...
关键词:噪音污染 近代上海 公共租界 城市治理 华洋关系 
城市治理、营业调控与人群集聚:徐汇文化街区的形成因素探究
《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2021年第3期116-125,191,共11页陆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维视角下的近代上海城市污染治理研究(1843—1949)”(项目编号:18CZS069);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上海‘城市病’治理的法国经验:分类营业制度研究(1913—1943)”(项目编号:2016ELS005)。
今天的徐汇区域是上海著名的文化街区,保存着大量的不可移动文物,文化名人故居众多。徐汇文化街区的文脉,始于近代上海的法租界时期,与当时政府的城市治理息息相关。本文从城市治理的角度切入,以分类营业制度等治理措施为主要考察对象,...
关键词:城市治理 营业调控 文化人群 街区形态 
海界委员会与民初海权意识被引量:8
《史林》2014年第6期140-151,182-183,共12页陆烨 
海界委员会是民国初年为解决中国海洋问题而成立的智库型机构。针对清末民初中国面临"无界又无权"的海权危机,海界委员会着力解决划定中国领海界线及收回领海内管辖权的问题。其讨论和决策的过程,反映了民初中国民族主义和遵循国际秩序...
关键词:海界委员会 海权 自保主义 公法 
抗捐视角中的上海法租界市民团体(1919-1937)被引量:3
《史林》2013年第6期32-44,185,共13页陆烨 
上海法租界华人全境型市民团体兴起于五四政治风潮之后,抗捐则成为当时重要的主题。法租界商联会因对于抗捐的消极态度,其地位被各街区商联会联合组成的法租界商总会所替代。帮会人物领导的商总会利用抗捐运动成功整合了工商界团体,并...
关键词:法租界 市民团体 市政 捐税 
上海法租界“厂宅混合”街区成因探究被引量:3
《史林》2011年第6期14-23,185,共10页陆烨 
近代上海法租界是中外闻名的宜居街区,然而在其南部却有一个不适宜居住的"厂宅混合"街区。考其形成原因,一是法租界对住宅区的宜居规划中租界东南部成为非重点保护的里弄区,二是公董局分类营业管理中南部区域又成为工厂作坊聚集区,由此...
关键词:法租界 厂宅混合 分区理念 街区形态 
宜居城市的管理:以上海法租界中部地区为中心被引量:4
《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153-166,共14页陆烨 
近代上海城区中,较之公共租界与华界的南市与闸北,法租界中部地区以街道整洁、环境幽静、文化氛围浓厚著称,是颇负盛名的宜居城区。考其形成原因,是法租界紧跟国际上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的时代潮流,对界内工商业进行统一的规划与严格的...
关键词:法租界 分类营业 城市管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