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

作品数:7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赎罪》细胞污染细胞鉴定睾丸支持细胞睾丸间质细胞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外国语文研究(辑刊)》《文教资料》《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漫漫忏悔路——《赎罪》的文学伦理学解读被引量:1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2018年第1期129-138,共10页刘洋 高飞 
合肥工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培育计划项目“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伦理研究”(JS2017HGXJ0022)的阶段性成果。
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一直以来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从小说的故事层面和叙事层面对其进行文学伦理学解读。在故事层面上,《赎罪》以主人公布里奥妮的犯罪—赎罪为线索,将其置于战争的宏大背景之下,写出...
关键词:《赎罪》 麦克尤恩 伦理选择 斯芬克斯因子 责任 
大学英语教学微课的碎片化应用浅谈被引量: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17-18,共2页高飞 
安徽农业大学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xjz2015374104);教学研究项目;主持人;高飞
本文是探讨如何将微课模式引入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并据此分析碎片化应用学习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作用以及产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 微课 碎片化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从《我弥留之际》中解读福克纳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70-71,共2页高飞 
本文在对《我弥留之际》细读的基础上,从小说内容和文学模式两方面,梳理出小说的传统特性,从女性意识的拓展与小说手法的革新两方面,概括出小说的现代性,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关融合。
关键词:传统 现代 福克纳 《我弥留之际》 
何以铸错——论麦克尤恩小说《赎罪》中的家庭伦理缺失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97-99,共3页高飞 
2011年度安徽农业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ZS18)
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采用文学伦理学方法,分别从夫妻伦理、代际伦理、子女伦理三个方面,仔细考察了麦克尤恩小说《赎罪》中布列奥尼一家的家庭伦理关系,并得出结论:只有家庭成员间的有效交流,才是家庭伦理和谐根本之道。
关键词:麦克尤恩 《赎罪》 家庭伦理 
简·奥斯丁与艾米莉·勃朗特的爱情婚姻观比较被引量:5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1期161-,167,共2页高飞 刘洋 
19世纪女作家纷纷关注社会中的女性婚姻问题,她们的小说反映了不同的爱情婚姻观念,其中以简·奥斯丁与艾米莉·勃朗特为典型代表,二者的爱情婚姻观各有异同。
关键词:简·奥斯丁 艾米莉·勃朗特 爱情婚姻观 
自私性:《呼啸山庄》中的悲剧根源
《文教资料》2008年第33期27-28,共2页高飞 刘洋 
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彻底揭露了人性的丑恶一面--自私自利,基本上正是由于书中人物的自私导致爱情悲剧的一再发生,当然最终结局在下一代的无私中升华,也只是作者对人性的思索与希望.
关键词:《呼啸山庄》 自私 悲剧命运 
守望、妥协还是遗忘?——从白先勇的《安乐乡的一日》探析身份认同被引量:2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46-49,共4页盛周丽 张宜民 高飞 
安徽农业大学校长青年基金项目"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中的文化身份问题研究"(2007QNS25)
短篇小说《安乐乡的一日》通过一个华人家庭在美国的生活表现了华人所负载的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的冲突和斗争.在美国的主流文化中,脱离中华母体文化的华裔已经被边缘化为"他者"。他们既无法得到移民国家(本文指美国)的认同,又由于...
关键词:文化身份 多元文化 文化传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