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瑞仙

作品数:15被引量:7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巴彦淖尔市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疗效观察针刺针刺治疗眩晕昆仑穴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针灸临床杂志》《中医外治杂志》《上海针灸杂志》《中医临床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晓平治疗小儿咳嗽经验探析
《中医临床研究》2022年第19期128-130,共3页魏瑞仙 巴艳东 王晓平 
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老蒙医药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
咳嗽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王晓平主任治疗小儿咳嗽以宣降肺气为主,善用麻黄,辨证重视听诊和舌诊。对于急性发病,穴位放血急泻其热,之后以中药巩固疗效;慢性者,以益气固表健脾为主,多用玉屏风散、参苓白术散加味。
关键词:小儿咳嗽 穴位放血 调理气机 
穴位埋线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慢性荨麻疹28例被引量:2
《中医外治杂志》2022年第2期50-51,共2页魏瑞仙 巴艳东 潘凤军 王晓平 
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老蒙医药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途径。方法:使用穴位埋线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慢性荨麻疹,治疗后对其症状改善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有效率达82.14%,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1例疗效指数为52%,1 a后随访1例...
关键词:荨麻疹 穴位埋线 耳穴压豆 
吕虎军主任医师治疗月经不调经验探析被引量:1
《中医临床研究》2022年第2期107-109,共3页巴艳东 魏瑞仙 吕虎军 
吕虎军主任在30多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中,对中医药辨证施治月经病有独到的见解。文章简述吕虎军主任对月经不调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跟师经验,并附验案一例,以期分享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妇科病 月经不调 痛经 
吕虎军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常用药对撷要
《内蒙古中医药》2021年第10期87-88,共2页巴艳东 魏瑞仙 吕虎军 
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老蒙医药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
吕虎军教授临证治疗多种脾胃疾病,常以缓肝养胃、益气调中等法治之,经验丰富,用药灵活,并擅用药对佐治增加疗效,临证在辨证基础上添加药对加减应用,疗效肯定。
关键词:脾胃疾病 名医经验 中药药对 
灵龟八法开穴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短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0
《上海针灸杂志》2019年第10期1144-1149,共6页巴艳东 徐永和 魏瑞仙 
目的观察对比灵龟八法针刺与普通针刺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将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3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灵龟八法按时针刺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配合西药常规治疗,药物组采用单纯西药常规治疗...
关键词:灵龟飞腾 灵龟八法  突发性 针刺疗法 针药并用 
《黄帝内经》对咽痛的论述及临床指导意义被引量:5
《中医临床研究》2016年第36期74-75,共2页魏瑞仙 巴艳东 吕虎军 
本文就《黄帝内经》对咽痛的论述进行总结归纳,包括咽部的经络循行、咽痛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原则等。这些都是治疗该症的理论依据,也为后世医家治疗本病方法的延伸和扩充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对治疗咽痛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探讨,尤其是针...
关键词:《黄帝内经》 咽痛 针灸 
分期综合疗法治疗腰背部带状疱疹疗效观察被引量:2
《中医临床研究》2016年第33期91-92,96,共3页魏瑞仙 巴艳东 吕虎军 
目的:观察分期综合疗法治疗腰背部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愿意针灸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药物治疗组33例,三组均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分期采用不同方法综合治疗,1次/d;对照组采用常规针...
关键词:带状疱疹 分期 针刺 拔罐 电针 
艾灸背俞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14
《中国医学创新》2016年第27期45-48,共4页魏瑞仙 巴艳东 吕虎军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6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艾灸组与药物组,每组4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程度、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艾灸组接受治疗后的临...
关键词:艾灸 背俞穴 围绝经期综合征 
2例蒙古族家族性中药穴位贴敷过敏反应报道
《中医外治杂志》2015年第6期27-27,共1页巴艳东 魏瑞仙 吕虎军 
穴位贴敷治疗属于我国古代外治法的范畴,外用药物由于应用简单方便、不良反应少,广泛应用于临床,也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剂型得到了很大的改进,被认为是安全性较高的一种外治法,但是导致局部过敏的却屡见不鲜。笔者应用《张氏医通》中的基...
关键词:过敏 中药穴位贴敷 蒙古族 家族性 
1例重度疥疮患者长期误诊引发的思考
《中医外治杂志》2015年第5期59-60,共2页魏瑞仙 巴艳东 
疥疮是由疥虫侵袭皮肤所致,皮肤发生水疱、隧道、夜间瘙痒明显为特征的传染性皮肤病.主要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患者或污染衣物而传染,其传染性较强,易在家庭和集体中流行.本病在临床上特别容易误诊,由于疥虫寄生在人体皮肤上,皮肤常产生免...
关键词:重度疥疮 误诊 临床应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