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萍

作品数:11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戏剧观戏剧本能旧体诗写作方式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复印报刊资料(舞台艺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陈铨的戏剧观
《复印报刊资料(舞台艺术)》2022年第1期48-57,共10页丁晓萍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0世纪30-40年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比较研究"(12YJA751009)。
《戏剧与人生》是陈铨唯一的戏剧理论专著,既是对与其民族文学理论一脉相承的戏剧观的阐释,也是对其所遭受批判的回应。全书主要围绕崇高艺术与宣传工具、人生态度与戏剧立场、“戏园”剧本与“案头”剧本、戏剧创作与戏剧批评四个方面...
关键词:陈铨 戏剧 人生 创作 批评 
论陈铨的戏剧观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91-101,共11页丁晓萍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0世纪30—40年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比较研究”(12YJA751009)。
《戏剧与人生》是陈铨唯一的戏剧理论专著,既是对与其民族文学理论一脉相承的戏剧观的阐释,也是对其所遭受批判的回应。全书主要围绕崇高艺术与宣传工具、人生态度与戏剧立场、“戏园”剧本与“案头”剧本、戏剧创作与戏剧批评四个方面...
关键词:陈铨 戏剧 人生 创作 批评 
《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的复调艺术被引量: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66-71,共6页陈红明 丁晓萍 
以往研究者多谈萧红小说叙述视角的复调性、小说的音乐性、审美心理的复调建构等,但鲜有注意到她笔下的小说世界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声音,呈现出鲜明的复调特征。从萧红文本中的声音出发,结合巴赫金的相关复调理论,从人与人、人与神、人与...
关键词:萧红 《呼兰河传》 《生死场》 复调艺术 
旧体诗:郁达夫最本能的写作方式被引量:6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09-118,共10页丁晓萍 
郁达夫以小说名世却终身坚持旧体诗写作,旧体诗作为"五四"第一代新文学家共同的文化基因,在郁达夫身上显现得特别强大。本文欲从旧体诗与郁达夫文学生命的关系入手,探讨郁达夫旧体诗情结的深层原因,认为在郁达夫从童年到青年这一不断受...
关键词:郁达夫 旧体诗 文化基因 优越感 
说书人之声:论《果园城记》的叙事方法与叙事意图被引量: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7期14-26,共13页丁晓萍 王伊薇 
《果园城记》是师陀的代表作,其中刻画的"独一无二"的小城形象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这部小说的独特性,不在于京派文学常见的乡土中国的描写,而是来自师陀个性化的文体形式与叙事手段。本文通过分析"说书人"的叙事声音,从西方...
关键词:《果园城记》 叙事方法 叙事意图 师陀 说书人 
从丁玲的女性意识探析其生命遭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S3期103-108,共6页丁晓萍 王奕夏 
作为20世纪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最早以强烈女性意识写作的作家,丁玲晚年创作完全丧失女性特质,而与这巨大变化相伴的是其跌宕起伏的人生遭际。综观丁玲一生,其女性意识与生命遭际的关系值得关注与反思,她从自我走向社会、走向革命...
关键词:女性意识 生命遭际 革命意识 情感忠贞 政治忠贞 
抗战语境下的文化重建构想——陈铨与李长之对“五四”的反思之比较被引量: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3期127-137,共11页丁晓萍 
20世纪40年代的民族危机促成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热潮,陈铨和李长之的反思即为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两种。他们具有相似的中外文化比较视野、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其反思的立足点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重建的构想又各具特点...
关键词:陈铨 李长之 反思“五四” 文化重建 
现代戏剧理论创建期的独特贡献——陈西滢的戏剧观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86-93,共8页丁晓萍 
陈西滢不是专门研究戏剧的,但对戏剧艺术与戏剧改革有自己的主张,也有过较大的影响。文学史通常把陈西滢归于"胡适派"文人之列,其实陈氏的戏剧观,包括他的易卜生研究、对传统戏剧的态度,都与胡适的观点多有差异。陈西滢对文学、对戏剧...
关键词:陈西滢 戏剧观 艺术性 舞台性 
汪曾祺与五四文学精神被引量: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3期175-183,共9页文学武 丁晓萍 
汪曾祺除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染之外,也由于其西南联大教育背景与沈从文的影响,在心灵深处接受了五四文学精神。其作品中对人之命运的关注、人性的张扬以及民间立场的坚守等方面,均能见出汪曾祺和民主、科学、人道、自由等五四...
关键词:汪曾祺 五四文学精神 民间立场 
小说《倾城之恋》改编电影后的精神错位被引量: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99-103,共5页丁晓萍 张志豪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作品中最早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以忠实原著的态度进行改编,但只在人物设置和情节安排上遵循了原著,却没能抓住原著的精髓,在对原著故事表达的精神领略上发生了错位,导致电影失去了原著的风格神韵。
关键词:倾城之恋 许鞍华 改编 忠实原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