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城记》

作品数:102被引量:9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春红吴军英王欣刘奎张亚男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师陀《果园城记》中的“写实浪漫主义”——兼谈其感伤主义及国民性批判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94-102,共9页徐可君 
师陀的《果园城记》描绘了小镇中形形色色小人物的爱恨情仇,试图挖掘人性中的善恶及其外在表现形式。作者赞扬乡间地位卑微却忍辱负重的女性用质朴甚至愚昧的方式抵抗命运的不公与人性的险恶,批判欺凌老百姓而最终自掘坟墓的乡绅恶霸,...
关键词:师陀 写实主义 互文 寓言 浪漫主义 
师陀《果园城记》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意象互文性研究
《最小说》2024年第12期20-22,共3页杨林 
师陀小说集《果园城记》是“京派”乡土抒情小说的代表作,其艺术风格具有明显的古典文学特征,其中多篇小说在意象建构,以及由意象所传达的语言、情节和主题等方面与中国古典文学之间有着深刻的互文性,具有浓厚的古典气质。可以认为,《...
关键词:师陀 《果园城记》 意象 互文性 
论师陀《果园城记》中的小说艺术与中国文学传统
《雨露风》2024年第1期52-54,共3页杨林 
《果园城记》是师陀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集之一,由18篇独立的短篇小说构成。师陀在《果园城记》中所创作的乡土抒情小说历来为众多学者所称道,如1946年唐迪文评价《果园城记》是“古老的内地中国的一个投影,也是一篇朴素的诗”。[1]师陀作...
失而复得的杰作——师陀小说《争斗》的发现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3年第4期4-7,共4页解志熙 
师陀是杰出的现代小说家,其短篇小说集《里门拾记》、系列小说集《果园城记》、长篇小说《马兰》《无望村的馆主》《结婚》,都是不可多得的现代小说佳作,赢得当时文坛的一致好评。只是由于师陀本人淡泊名利、自居文坛边缘,所以他在解放...
关键词:短篇小说集 现代小说家 文学新人 里门拾记 师陀 淡泊名利 《果园城记》 《结婚》 
《果园城记》中的废墟书写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88-92,共5页谭泽海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招标项目“多卷本《中国抗战文学史》”(21AZW018)。
师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成就的豫籍作家。他的《果园城记》与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呼兰河传》被誉为民国时期三大著名的“小城”小说。《果园城记》作为师陀抗战时期的代表作,从物质和精神层面展现了果园城的荒芜和城中人的...
关键词:师陀 果园城 废墟 隐喻 
乡愁乌托邦、时间哲思与废墟美学的呈现——对师陀小说《果园城记》的一种解读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79-84,111,共7页吴昊 
师陀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创作的诗化小说集《果园城记》不仅是作家本人个体生命情感的诗化呈现,而且彰显出了抗战时期那一代知识分子“乡愁乌托邦”的情感结构。这部小说集为行将消逝的乡土中国吟唱出了一曲无可奈何的挽歌,发出了关于“时...
关键词:《果园城记》 师陀 乡愁乌托邦 时间 废墟美学 
存在主义视域下师陀《果园城记》的解读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年第8期88-90,共3页任安宁 
师陀的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创造了代表着乡土中国的“果园城”,师陀将自己对个体、世界的存在性哲思融入他所塑造的这座小城之中。本文主要从孤独的生存状态、敌对的在世关系以及自由的人生选择三个方面剖析《果园城记》所蕴含的存...
关键词:《果园城记》 存在主义 孤独 异化 自由 
《果园城记》的故乡书写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17-20,29,共5页毛康丽 
2020年度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类型电影作品的互文性研究”(SLGYX2006)。
师陀在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中描绘了一个中原小城。这一小城可看作是作者故乡的艺术化呈现。果园城这一故乡形象并不是偶然得出的,而是作者经历了多种文化的影响后形成的。从作者对故乡态度的变迁中可以看出其在各种文化之间挣扎时...
关键词:师陀 《果园城记》 故乡书写 文学景观 
师陀小说地域性探寻——从《果园城记》的意象建构谈起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111-116,共6页赵晓菲 
就文学创作而言,写作这一具有作家主体性特征的行为,本身便包含着潜在地域性因素的影响,《果园城记》中建筑意象和自然意象的设立和书写,蕴含了丰富的中原元素,展现出丰富的中原文化和景观特征。师陀对果园城意象的建构以故乡为参照并...
关键词:师陀 《果园城记》 地域性 意象建构 
从“五河”到“果园城”——《儒林外史》与《果园城记》的小城叙事
《文教资料》2021年第16期15-17,共3页姚欣怡 
《儒林外史》与《果园城记》,虽然是不同时空的作品,但在小城叙事上表现出一定的共性,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分析《儒林外史》中的五河县叙事,与果园城叙事比较,探讨《果园城记》对《儒林外史》的承继和开拓,可对二者的思想内涵、批判...
关键词:《儒林外史》 《果园城记》 五河 小城叙事 比较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