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铭松

作品数:54被引量:9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软实力价值观统一战线国家形象民族凝聚力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发展论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华文明的特质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63-70,共8页于铭松 
中华文明既具有整体性、内聚性,又具有开放性、包容性,还具有“大一统”历史的连续性。这不仅造就了中华民族这一庞大的民族集合体,延续和发展了中华文明,使之绵延至今,也有助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关键词:中华文明 文化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好风凭借力——新时代中华文化学院再起航
《中国统一战线》2019年第7期9-10,共2页于铭松 
新颁布的《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中华文化学院的职能定位为“开展以爱国主义为宗旨,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研究和对外交流活动”。这不仅提升了中华文化学院的地位,而且三项职能定位为中华文化学院拓展...
关键词:中华文化学院 社会主义学院 对外交流活动 职能定位 《条例》 爱国主义 
文化自信的历史文化根基及现实依据被引量:1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12-19,共8页于铭松 
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古”即历史文化根基,包括大一统的天下观、重民本的仁政理念、济天下的家国情怀;“今”即现实依据,包括“激活”传统文化的革命文化、支撑民族复兴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肯定当代中国...
关键词:文化自信 历史文化根基 现实依据 文明互鉴 
中华文明的特质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引量:2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84-88,共5页于铭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于化解文明冲突,实现文明互鉴互融。而中华文明的人文特质、重责任的"家伦理"和尚"和合"的相与之道,可以为不同文明实现理性沟通、互鉴互融,提供重要的价值支撑。
关键词:中华文明 命运共同体 人文特质 家伦理 尚和合 
香港中产专业人士统战工作研究被引量:1
《统一战线学研究》2017年第3期91-97,共7页于铭松 
2015年北京统战理论研究基地委托课题"中产专业人士与香港社会政治动员"
香港中产专业人士利用他们熟悉西方政治运作规则等优势,进行了一系列的舆论动员、政治动员,调动了香港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推动了香港社会运动发展。鉴于香港中产专业人士在香港社会政治动员中影响力的扩大,香港工作应因应这一变化,重...
关键词:香港 中产专业人士 社会政治动员 统一战线 
中华传统价值与领导干部道德修养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34-39,共6页于铭松 
知廉耻、守诚信、维公义、重民本等均是中华优秀传统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知廉耻是领导干部做人、为政的底线和基本道德操守;做人、治国、理政都要讲诚信;维护公平正义是领导干部为政之要;民本思想至今闪烁着民主的光芒.它们可以为当代...
关键词:中华传统价值 廉耻 诚信 公义 民本 领导干部道德修养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视阈下的协商民主被引量:1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17-21,共5页于铭松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委托课题(WT201707)
参与性、共识性、平等性、公共性、有序性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价值原则;重人本、重和谐、重伦常、重稳定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质,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的价值诉求有相契合的一面。具体分析:中国传统...
关键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协商民主 民为邦本 中和中庸 和而不同 见利思义 
“六慎”与民主党派干部道德治理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103-105,共3页于铭松 
慎,即“慎独”.“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更是一种极高的道德境界.慎独就是“不自欺” (陆九渊)、 “处世当无愧于心” (袁采)、“暗室不欺” (康熙).这里从“六慎”,即慎权、慎欲、慎交、慎微、慎嗜好、慎言行的角度,谈谈...
关键词:道德治理 民主党派 干部 道德修养方法 “慎独” 道德境界 陆九渊 自欺 
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个维度被引量:3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53-59,共7页于铭松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一种基本社会行为准则,是公民个人应秉持的基本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当代中国必须长期遵循的最重要的准则,是决定社会成员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的核心理念,是当代中国社会...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传承 现实关切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正向的价值观被引量:2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69-73,共5页于铭松 
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课题
当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面临多重价值选择:既有对知廉耻这一道德底线的坚守,又有道德迷茫;既有对守信义基本价值的秉持,又有价值迷失;既有对知荣辱基本价值的认同,又有选择困惑。因此,应从修身、齐家、立业、报国等方面,引导他们树立正...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价值观 价值引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