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妮娜

作品数:5被引量:1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红山文化服制视域中西交通造像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黑河学院学报》《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夏商周王制时代的“中国”认同
《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22年第3期3-10,共8页田广林 任妮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的‘中国’认同与中华民族形成研究”(15ZDB027)。
夏商周三代王朝的相继出现,均是在原有邦国基础上,获得天下诸邦政治与文化认同的产物。诸多同姓和异姓邦国对夏朝的政治、文化认同,是夏朝成为王朝大国的根本内在机制;有商一代的“中国”认同,始终与内外服制度的推行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关键词:夏商周 王制时代 “中国”认同 服制 宗法分封制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夏商周王制时代的“中国”认同被引量:4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5-14,共10页田广林 任妮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的‘中国’认同与中华民族形成研究”(15ZDB027)。
夏商周三代王朝的相继出现,均是在原有邦国基础上,获得天下诸邦政治与文化认同的产物。诸多同姓和异姓邦国对夏朝的政治、文化认同,是夏朝成为王朝大国的根本内在机制;有商一代的“中国”认同,始终与内外服制度的推行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关键词:夏商周 王制时代 “中国”认同 服制 宗法分封制 
从夷夏异制到华夷一体: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认同被引量:6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77-84,共8页田广林 任妮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的‘中国’认同与中华民族形成研究”(15ZDB027);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五千年文明起源连续性发展机制研究”(19AZS016)。
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造就了华夏系民族共同体与戎、夷、蛮、狄共同体犬牙交错,夷夏混居的族群分布格局。春秋以降,周王室在“礼崩乐坏”的大趋势下日益式微,由此失去了制衡诸侯和四裔诸族的天下共主地位。大国争霸、四夷交侵背景下的剧...
关键词:夷夏异制 华夷一体 春秋战国 中国认同 
红山文化正坐造像与亚非欧大陆的早期中西交通被引量:3
《黑河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6-10,23,共6页田广林 任妮娜 周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五千年文明起源连续性发展机制研究”(19AZS0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的‘中国’认同与中华民族形成研究”(15ZDB027)。
人类的正坐姿态,是文明社会礼仪制度和等级秩序的产物。中国传统的正坐姿式是两膝着地,脚掌朝上,臀部附着其上的跪坐。近年红山文化遗存中大量跪坐、盘坐、高坐人形造像的发现,不仅把带有文明因素的跪坐礼容造像传统直接向前延展到距今5...
关键词:红山文化 正坐造像 早期中西交通 
有齿出牙环状玉器:后红山文化时代环渤海地区的文化互动被引量:2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714-720,共7页任妮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1BZS07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12@ZH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3JJD780003)
中国古代的有齿出牙环状玉器,最早起源于环渤海地区的山东半岛东部和辽东半岛南部一带。这种形制特殊的玉器,应该有两个文化来源,其一是最早出现在山东半岛东部一带的有齿环状玉器,其二是最早出现在辽东半岛南部一带的出牙环状玉器。所...
关键词:有齿出牙环状玉器 后红山文化 环渤海地区 上层交流网 文化互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