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静怡

作品数:7被引量:2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博物馆更多>>
发文主题:隐含信息糊化文物保护文物画信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收藏投资导刊》《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北京文博文丛》《首都博物馆论丛》更多>>
所获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东周遗址车轮遗迹在展览中的防霉保护
《首都博物馆论丛》2024年第1期334-338,共5页闫丽 任静怡 邵芳 黄欣瀛 张航 
万年永宝展中东周遗址出土的车轮遗迹是一件特殊的展品,为了还原其出土的原貌,展出时采用原址封土作为车轮遗迹的垫衬材料。从预防性保护出发,开展前对车轮和泥土做了检测并采用硫酰氟化学熏蒸灭菌处理。20天后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车轮遗...
关键词:文物保护 车轮遗迹 垫土 霉菌防治 制霉菌素 
生物技术在首都博物馆有机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概述
《首都博物馆论丛》2023年第1期251-256,共6页马燕 闫丽 吕静 任静怡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课题编号:Z161100001116067)
首都博物馆生物实验室成立十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利用生物技术开展文物保护和修复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工作。经过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和技术攻关,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性成果。首博课题组围绕利用生物来源的代谢产物和酶制剂进行文物的保护和修复...
关键词:生物技术 保护 有机质文物 清洗 揭取 防霉 
北京五里坨M2明墓出土铭旌的考古修复与内涵初探
《首都博物馆论丛》2022年第1期225-234,共10页李泱 马燕 任静怡 纪秀文 
2019—2021年首都博物馆应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委托为其在石景山南宫五里坨发掘的M2明墓覆棺铭旌进行保护修复,其间项目组对该文物开展了清洁整形、加固复原等抢救性的技术干预,使其得到有效的保护修复。该文物为现存明墓出土铭旌的代表性...
关键词:内官监 覆棺铭旌 考古修复 
外销折扇的修复被引量:1
《收藏投资导刊》2019年第1期84-87,共4页任静怡 马燕 
18、19世纪,中国和日本的大量商品外销欧美,为了迎合西方人审美趣味,产生了大量西方流行的艺术风格、绘画装饰的工艺品,外销扇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针对一件破损严重的外销扇采用传统方法进行保护修复,恢复其原貌,使其有利于收藏。
关键词:中西文化 
基于高光谱技术对一幅清代画信息提取研究被引量:19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7年第4期45-52,共8页武望婷 张陈锋 高爱东 闫旭东 侯妙乐 马燕 任静怡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资助(Z121100000312025)
高光谱仪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其"图谱合一"的特性使很多在正射影像上无法区分的类别变得可分。因此,本研究以清代张士保《论道图》为例,利用高光谱相机采集影像,经过最小噪声分离变换、主成分变换、掩膜等处理对画作的墨线进行了提取...
关键词:高光谱 图像增强 隐含信息 
周经《荷塘芦雁图轴》隐含信息分析研究
《北京文博文丛》2016年第3期101-108,共8页武望婷 潘宁 彭淼淼 侯妙乐 马燕 任静怡 
高光谱成像技术将光谱技术与成像技术相结合,同时实现了图轴画面和图轴中物质光谱的“录入”,具有非接触、波段多、分辨率高和“图谱合一”等优点,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古字画调查的缺点,为文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视点。
关键词:信息分析研究 隐含 荷塘 成像技术 保护工作 光谱 分辨率 文物 
书画装裱粘接剂糊化及剥离强度研究被引量:7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4年第1期81-87,共7页武望婷 刘树林 楼朋竹 张亦驰 马燕 范胜利 郭斌 任静怡 
国家文物局课题资助(2013-YB-HF036);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资助(Z121100000312025)
浆糊是书画装裱过程中主要的黏合材料,是装裱优劣和成败的关键,浆糊的制作条件决定其使用品质。为此,本工作以书画装裱用的粘接剂小麦淀粉为原料,采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制作糊化淀粉,研究了不同浓度、搅拌速率、搅拌时间和最高温度等...
关键词:装裱 糊化淀粉 粘度 剥离强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