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妙乐

作品数:67被引量:33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文物壁画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拓扑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矿山测量》《测绘工程》《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同色系光谱特征指数的壁画颜料识别方法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4年第5期96-103,共8页汪雨 吕书强 侯妙乐 孙宇桐 李丽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0904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1356,42171444)资助。
壁画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与艺术价值,而颜料是壁画表面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壁画表面同色系颜料肉眼难以辨认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归一化光谱指数的颜料识别方法。利用地物波谱仪获取颜料的光谱反射率,覆盖波长为350~2...
关键词:高光谱遥感 光谱指数 颜料识别 特征波段选择 
基于空间统计的潼南大佛头部破损区域虚拟修复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2024年第2期4-13,共10页常新峰 张玉敏 王飞 杨溯 胡云岗 侯妙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0904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1356,42171444,42301516)。
作为历史的表征,残损佛像无法完整呈现其历史原貌和研究价值。为再现佛像原始风貌,同时为本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虚拟技术的破损区域修复方法,对潼南大佛头部破损区域进行修复。首先,应用激光扫描技术和摄影测量技术...
关键词:三维激光扫描 三维建模 虚拟修复 数字化保护 
基于流形学习与光谱解混的文物表面字迹增强——以云冈第38窟为例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3年第5期75-82,共8页王诗涵 吕书强 李丽红 侯妙乐 宁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1356,42171444)资助。
文物表面的文字是了解历史的关键信息,对文物表面文字信息的探索成为文物保护的重要环节。结合流形学习与光谱解混,提出一种新的文物表面字迹增强方法。首先,利用基于流形学习的等距映射方法对预处理后的高光谱图像进行非线性降维,得到...
关键词:高光谱图像 字迹增强 流形学习 多层非负矩阵分解 等距映射 
基于丰度反演及光谱变换的书画霉斑虚拟修复被引量:1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3年第2期8-18,共11页侯妙乐 王庆民 谭丽 武望婷 吕书强 
科技部-国家“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019YFC1520805)资助;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市教委联合基金项目(KZ20211001621)资助。
古书画在保存过程中容易滋生霉斑病害,霉斑不仅影响书画的外观,还会对纸质文物造成不可逆转的永久性破坏。为了给霉斑清洗提供直观参考,提出基于丰度反演及光谱变换的书画霉斑提取与虚拟修复方法。选取与霉斑区域光谱曲线存在明显差异的...
关键词:虚拟修复 高光谱成像 连续最大角凸锥 Criminisi算法 
基于光谱增强指数与LeNet-5的古书画褪色文字提取与识别被引量:1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2年第5期72-80,共9页侯妙乐 孙鹏宇 杨雪韵 武望婷 吕书强 
科技部-国家“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019YFC1520805)资助;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市教委联合基金项目(KZ20211001621)资助。
古书画中所记载的文字是了解历史的珍贵资料,对褪色文字进行提取和识别是挖掘和展示历史价值的基础。本工作首次提出基于光谱增强指数与LeNet-5相结合的古书画褪色文字提取与识别方法:利用高光谱成像无损检测、光谱范围广等优点,获取古...
关键词:高光谱 褪色文字 字迹增强指数 LeNet-5 文字识别 
基于高精度三维模型的大型石窟类文物等比例复制被引量:5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2年第3期125-132,共8页李爱群 苗一鸣 侯妙乐 魏朴童 宁波 祝磊 许东晖 胡平波 
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项目资助(UDC2016030200);北京市教委高水平创新团队资助(IDHT20170508);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长城学者培养计划项目资助(CIT&TCD20180322)。
文物复制是文化遗产(尤其是超大型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三维激光扫描、3D打印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文物复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以云冈第18窟为研究对象,首次探索并建立了基于高精度三维模型的超大型文物等比例高...
关键词:等比例复制 三维激光扫描 3D打印 
卢沟桥形变监测分析被引量:2
《测绘科学》2021年第8期63-72,126,共11页迟宇 邓扬 李爱群 侯妙乐 王国利 杜明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520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8027);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项目(CIT&TCD201904060);北京市教委科技项目(KM201910016013)。
针对我国古代石拱桥因长期自然环境作用及人为破坏等因素出现较多结构病害,以及年代久远、缺乏设计资料等原因,急需有效的技术方法获取关键结构参数并进行结构状态评估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点云的古石拱桥关键结构参数识别方法...
关键词:三维点云 石拱桥 拱轴线 跨径 矢高 变形监测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古建筑脊兽自动识别方法被引量:3
《地理信息世界》2021年第3期54-60,共7页纪宇航 董友强 侯妙乐 齐莹 霍芃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520800);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长城学者培养计划项目(CIT&TCD20180322);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KM20211001600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市教委联合基金项目(KZ202110016021);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PG2020079)。
针对古建筑脊兽识别准确率和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脊兽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主要分为4个步聚:①爬取众源数据建立脊兽数据集;②构建脊兽特征金字塔网络(Ridge Beast-Feature Pyramid Network,RB-FPN)提...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 目标检测 图像分类 脊兽 
建筑遗产大数据的构建探索被引量:10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0年第4期27-36,共10页李爱群 侯妙乐 董友强 杨溯 李宗飞 胡云岗 
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项目(UDC2016030200);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项目(IDHT20170508);北京学者资助项目。
文章结合当下数据时代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大背景,提出建筑遗产大数据的概念和内容,分析大数据在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建筑遗产大数据的技术体系,并以古木建筑为对象验证了该技术在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建筑遗产 大数据 建筑遗产大数据 
基于多种数据源的三维重建方法研究——以北京明长城为例被引量:13
《测绘通报》2020年第S01期262-267,共6页霍芃芃 侯庆明 周庆 李兵 侯妙乐 
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经费资助项目(2020214)
长城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与地位。通过三维重建方法为长城实现数字化信息留存,是当前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基于此,本文以北京市怀柔区明长城为例,采用三维激光扫...
关键词:北京明长城 三维激光扫描 倾斜摄影测量 三维重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