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伦

作品数:32被引量:3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明清黄河水患明清时期清代兴衰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许昌学院学报》《黄河科技学院学报》《科学咨询》《大庆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生态治理措施刍议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3年第11期42-48,共7页吴小伦 
2020年度河南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明清时期伊洛河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2020BLS001)阶段性成果。
土壤生态的优劣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根本性的问题。黄河中下游地区得益于优越的土壤生态,自文明初兴阶段便是最主要的人口聚居地,也是我国良性宜农土壤的重要分布区之一,数千年来不断得到耕耘和垦治。然而受制于落后的生产力,部分地...
关键词:黄河中下游地区 良性土壤 沙碱性土壤 水土流失 
盛祀河神:明清黄河下游开封民间信仰的变迁
《寻根》2021年第4期40-47,共8页吴小伦 
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清时期开封水环境变迁与城市发展互动研究”(2020-ZZJH-143)阶段性成果。
祀神是要事,在明清两代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明仁宗曾在《郊祀覃恩诏》中说:祀典神,皆为保庇生民,有司奉祭,务在诚敬,不许亵慢。明人韩邦奇《重修城隍庙记》一文中,则直言"事神"是与"治民"相埒的重要地方政务,"夫有司之职,治民、事神二...
关键词:韩邦奇 明仁宗 民间信仰 城隍庙 治民 黄河下游 
明清时期开封城市生态述论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45-52,66,共9页吴小伦 
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0-ZZJH-143)。
明清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动荡剧烈,决溢漫流,改道并流,覆城没乡,沉泥滞沙,为害深重,沿岸城市开封出现了整体性的生态退化。官民浚沟渠、治水井、植树育花、营造园林的行为未能扭转城市生态退化的趋向,体现出生态治理的系统性、艰难性与历...
关键词:明清 开封城 水体 土壤 植物 园林 生态 
《郑氏规范》治家思想新论
《科学咨询》2020年第16期21-22,共2页韩璐颖 吴小伦 
河南科技大学2019年度SRTP项目(2019228)阶段性成果。
《郑氏规范》是宋明时期逐步完善的郑氏家族的经典家训,其治家思想主要包括尊祖敬宗、谨孝重义、亲仁善邻、遵礼守道、推诚秉公、置产拓业、崇节尚俭、重学贵教、循廉守洁等方面。重新审视这一思想,对于研究宋明时期的治家之道有极大的...
关键词:《郑氏规范》 郑氏家族 治家思想 
《郑氏规范》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科学咨询》2020年第3期36-36,共1页孙欢 吴小伦 
河南科技大学2019年度SRTP项目(2019228)阶段性成果。
《郑氏规范》为浦江郑氏世传家训,其所蕴含的治家、修身、处世的家规族训,所倡导的遵道守德、博施济众、孝义为本、廉洁执政、兄友弟恭的道德准则,所坚守的世代同居、共财、聚食的治家模式,具有显著的道德教化作用.重加审视《郑氏规范...
关键词:郑氏家族 郑氏规范 德育思想 当代价值 
传统祠堂功能的恒定与嬗变
《才智》2018年第12期168-168,共1页吕圣旺 吴小伦 
河南科技大学2017年度SRTP项目(2017178)阶段性成果
祠堂作为古代社会的缩影之一,能延续至今且有复兴之势,充分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究其内因,很大程度上来自其功能的恒定及适时的嬗变。两者合力,共同促使祠堂作为一种最佳载体支撑着宗族社会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祠堂功能 恒定 嬗变 
自媒体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洛阳高校为例被引量:4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7年第2期38-41,共4页吴小伦 罗渊俊 赵玉英 
基于新技术,微信、微博、博客、贴吧等自媒体已经成为大众,尤其是大学生群体普遍使用的传媒工具。作为新时代的媒介平台,自媒虽然提供了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着学生的明辨能力,影响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
关键词:自媒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洛阳高校 
明清时期开封境内的黄河水患与社会应对——以府境为视角的系统探讨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109-116,共8页吴小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CZS039);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CLS012)
明清时期,开封境内的黄河水患达到了历史峰值,决溢徙道,频繁发生。为有效治理,两代统治者设置专司官员,厘定完善法规,筹措充足经费,预备丰硕物料,保证了挖沟开洫、修堤筑坝、疏河浚渠、堵决塞口等具体工程的实施。河患频发概由漕运制度...
关键词:灾害史 明清时期 开封 黄河水患 社会应对 
明清时期黄河水患的时空分布及对区域经济影响——以黄淮平原为中心的再考察被引量:5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13-119,共7页吴小伦 
河南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明清时期中原地区生态变迁与社会控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CLS01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城镇兴衰研究"(项目编号:10CZS039)
明清时期是黄河下游河道动荡剧烈、决溢高发的时期。通过对正史及相关方志资料的检索,可将黄淮平原的黄河水患分为两个时段,即明洪武至嘉靖间,决溢较少,多股并流多发;隆庆至清咸丰朝,改道减少,决溢增多,峰值出现于崇祯、顺治两朝。黄河...
关键词:灾害史 明清时期 黄淮平原 黄河水患 区域经济 
河道变迁与明清朱仙镇的兴衰被引量:1
《兰台世界(下旬)》2015年第1期86-87,共2页吴小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号:10CZS039
元代末期,贾鲁河的疏浚给朱仙镇带来了发展机遇;明嘉靖至清道光间,随着贾鲁河的持续通航,朱仙镇迎来了最为繁盛的时期;道光朝以后,黄河频繁决溢,镇城数次被淹,大量泥沙的沉淀又使贾鲁河陷入沙淤的困境,朱仙镇由此迅速衰落。
关键词:明清 贾鲁河 黄河 朱仙镇 兴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