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云峰

作品数:34被引量:11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央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少数民族音乐中国少数民族纳西族音乐教学模式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艺术研究》《歌海》《中国音乐》《艺术评论》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走马观“花儿”看非遗——关于西北“花儿”实地调研后的再思考被引量:1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50-67,共18页和云峰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与各民族音乐交融共生研究”(项目编号:22ZD11)阶段性成果。
“花儿”是广泛流行于我国青海、甘肃、宁夏、新疆、陕西五省区汉族、回族、藏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裕固族、蒙古族9个民族共生共创共享的民歌;是西北地区多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结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传统...
关键词:西北“花儿” 实地调研 资料爬梳 源考流辨 几点思考 再留余论 
论长江第一湾沿线纳西族传统情歌及婚姻习俗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29-38,167,共11页和云峰 
文章所讨论的纳西族情歌,涉及长江第一湾沿线纳西族西部、东部、江边三个方言区。西部方言区的情歌多反映“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等以男性为主体的一夫一妻制婚姻习俗;东部方言区的情歌多反映“男不娶女不嫁、夜合晨离双方各居母家”的...
关键词:纳西族 传统情歌 婚姻习俗 
“各美其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丛书”的设计定位及基本内容被引量:1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5-13,共9页和云峰 
“各美其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丛书”(后文简称“丛书”)是2019年由总主编和云峰研究员与上海音乐出版社共同组织、策划的一项开放性的世纪出版工程。本文从1949年以前、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直至2000年以来的四个时间节...
关键词:研究丛书 设计定位 基本内容 
音乐交融与文化认同——以历史文献及多民族乐器火不思图像循迹为例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5-20,共16页和云峰 
中央音乐学院科研资助计划“云南多民族音乐交融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YB01)
本文以宏观视角,简要探讨了汉魏时期的《白狼王歌》、隋唐(南诏)时期的《南诏奉圣乐》、宋元(大理)时期的白沙细乐、明清时期的洞经音乐、民国时期各类戏剧(曲);从微观视角,对火不思及其现存图像进行了历史循迹。文章探讨了云南多民族...
关键词:民族音乐交融 民族文化认同 火不思 乐器图像 历史循迹 
清河老人八十一 春夏秋冬步步娇——为《雪麓天籁——杨曾烈丽江民族民间音乐论集》而作
《民族音乐》2023年第1期56-57,共2页和云峰 
接丽江市古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心李广副主任短信,后来,又接到曾烈老师电话,均嘱我为即将出版的《雪麓天籁——杨曾烈丽江民族民间音乐论集》写序。甚感欢喜,同时脑中隐约浮现出一则丽江典故:清和老人八十一,春夏秋冬步步娇,...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 《雪麓天籁——杨曾烈丽江民族民间音乐论集》 步步娇 
东巴音乐认知观念研究被引量:1
《音乐研究》2021年第6期78-89,共12页和云峰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纳西族东巴音乐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8BD069)的阶段性成果。
对东巴音乐认知观念的研究,既是东巴音乐研究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也是一项迄今尚无人涉猎的工作。文章通过初步研究认为:在东巴认知观念中,“唱”分为“咨本”(唱本)、“阔突”(出声)和“做摞”(颤音)三大类别;“奏”被分为“木”(吹奏)...
关键词:纳西族 东巴音乐 认知观念 文化阐释 
少数民族民间信仰仪式音乐分类研究
《中国音乐学》2021年第3期87-97,共11页和云峰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纳西族东巴音乐文化研究”(18BD069)阶段性成果。
有史以来,民间信仰仪式及其音乐就是少数民族最为重要的音声表达形式。从基本概念看,民间信仰仪式音乐涵括信仰、仪式和音乐三个不可或缺的文化体系。就音乐分类而言,迄今尚属“空白”,因而笔者初步将其分归为:自然崇拜、植物崇拜、天...
关键词:少数民族 民间信仰 仪式音乐 分类研究 
当下少数民族音乐研究若干刍议及三思(下)被引量:3
《中国音乐》2021年第3期47-59,共13页和云峰 
中央音乐学院2018年重点建设基金项目“西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与旅游开发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8ZD02)的阶段成果。
一、当下少数民族音乐认知观念刍议及思考…………(一)三对观念仍然延存…………(二)观念"受容"趋之若鹜…………现象四:音乐学,音乐学,不懂音乐才去学。首先,笔者对时下音乐界针对音乐学研究者的此种"调侃"不予苟同;其次,音乐学有其自...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 认知观念 研究方法 教学理念 刍议及思考 
新中国丽江洞经音乐传承发展研究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88-103,共16页和云峰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器乐乐种传承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ZD16
丽江洞经音乐是明末清初由汉族、白族地区渐次传入纳西族地区并被高度"纳西化"了的音乐形式,其中包括器乐、声乐及与之相适应的道教谈演仪式。20世纪及新中国成立以来,与该民间乐种相关的乐会、乐人、乐谱、乐器、乐曲、乐事均产生了较...
关键词:丽江洞经音乐 汉传民间音乐 “纳西化” 历史变迁 
“变”与“不变”--西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与旅游开发关系研究被引量:5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16-30,共15页和云峰 
中央音乐学院重点建设基金项目“西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与旅游开发关系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8ZD02。
变与不变,是近年来西南少数民族乃至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与保护、开发与利用中均面临的首要矛盾。本文通过对多个民族长期的实地调研、分析后认为: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变则兴,不变则亡!当下,如何处理好传统音乐与旅游开...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 传统音乐 旅游开  关系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