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洞经音乐

作品数:26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杨杰宏杨曦帆孙明跃和力民杨锦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民族艺术研究》《宗教学研究》《音乐探索》《文化产业》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丽江洞经音乐(纳西古乐)调查报告
《民族音乐》2024年第2期53-55,共3页李佳 
洞经音乐原本是中原礼仪音乐,然而在中原内地早已失传,只有云贵高原的部分“蛮野”之地尚有留存,成为稀世之乐、绝世之响。丽江洞经音乐又有别于其他洞经音乐,在流变中被赋予了纳西族的秉性和品格,在众多洞经音乐中独树一帜、特点鲜明,...
关键词:丽江 洞经音乐 纳西族 
丽江洞经音乐的传统传承模式被引量:1
《文化产业》2023年第12期141-143,共3页蔺俊 
黑龙江大学2022年学生学理论学术课题项目“丽江洞经音乐非遗传承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2222)阶段性成果。
作为地区民族音乐的重要代表,丽江洞经音乐历史悠久且蕴藏着深厚的文化价值。若想更好地发挥其独特优势,就需要进一步思考丽江洞经音乐的传统传承路径。目前,社会资本入局、专门机构扶持、主流文化推崇、传播媒介多元等客观条件,已经为...
关键词:传承模式 主流文化 家族传承 传承路径 耦合协调发展 民族音乐 专门机构 独特优势 
丽江周边地区的洞经音乐及其影响被引量:1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102-109,共8页杨杰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川滇地区东巴史诗的搜集整理研究”(18BZW187)系列研究成果;中国社科院登峰战略重点学科中国神话学项目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国情调研基地(玉龙县)项目阶段性成果。
清代时期的大理地区已成为云南洞经音乐的传播中心,大理洞经音乐不仅对其境内的巍山、鹤庆、剑川等地深受影响,同时,也传播到邻近的丽江纳西族地区。其中,永胜、鹤庆、剑川三地因与丽江在政治、地理、经济、文化上来往密切,对丽江洞经...
关键词:纳西族 丽江洞经音乐 文化空间 大理洞经音乐 
新中国丽江洞经音乐传承发展研究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88-103,共16页和云峰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器乐乐种传承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ZD16
丽江洞经音乐是明末清初由汉族、白族地区渐次传入纳西族地区并被高度"纳西化"了的音乐形式,其中包括器乐、声乐及与之相适应的道教谈演仪式。20世纪及新中国成立以来,与该民间乐种相关的乐会、乐人、乐谱、乐器、乐曲、乐事均产生了较...
关键词:丽江洞经音乐 汉传民间音乐 “纳西化” 历史变迁 
丽江洞经音乐的本土化及审美特质论析
《民族音乐》2020年第4期67-71,共5页杨杰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川滇地区东巴史诗的搜集整理研究”(18BZW187)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征战学科建设“中国神话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国情调研基地(玉龙县)项目阶段性成果
一个族群的审美传统由其特定的历史与自然环境相决定,并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而不断予以调适、濡化。纳西族在漫长历史时期不断融合、吸纳外来族群文化,从而形成了开放、进取、包容的文化传统,这也成为纳西族文化与汉文化融合的历史基础...
关键词:审美传统 文化融合 纳西族 纳西文化 时代语境 自然环境 审美特质 本土化 
民国时期丽江洞经音乐的转型与变迁
《民族音乐》2017年第5期4-6,共3页杨杰宏 
丽江洞经音乐的身份建构与表述一直受到国家意识形态的严重制约。这种主流话语主导下的"同质化改造"对地方民族音乐的艺术实践、艺术价值观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鸦片战争以来,积弱积贫,落后挨打的国家窘境导致了文化精英对民族传统及...
关键词:洞经音乐 民国时期 丽江 国家意识形态 变迁 转型 艺术实践 身份建构 
丽江洞经音乐调查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年第1期11-16,共6页和雪梅 
洞经音乐原本是中原礼仪音乐,然而在中原内地早已失传,只有云贵高原的部分“蛮野”之地 尚有留存,成为稀世之乐、绝世之响.丽江洞经音乐又有别于其他洞经音乐,在流变中赋予了纳西族 的秉性和品格,在众多洞经音乐中独树一帜、特点鲜明,...
关键词:洞经音乐 调查 保护 
丽江洞经音乐研究现状刍析被引量:1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42-47,共6页杨杰宏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滇川地区东巴文化的旅游展演及活态保护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XMZ068)的阶段性成果
丽江洞经音乐研究成果较为突出的是历史研究、艺术本体研究、多元学科的多层面研究三个方面。丽江洞经音乐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期,基本上以国家意识形态支配下的调查为主,客观上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调查资料;进入20世纪9...
关键词:丽江 洞经音乐 纳西古乐 
多重视域下的中国传统音乐影像民族志之探索与实践——以丽江洞经音乐再研究为例被引量:2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21-32,共12页吴凡 
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支持计划的优势课题培育项目:<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影像民族志大系及其研究>(项目编号:CCNU14Z02012)
自2014年成功申报了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支持计划的优势课题培育项目《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影像民族志大系及其研究》以来,希望能够充分借力大学的多学科平台优势、音乐学院的团队特色和自身在学业上的积累,将科研...
关键词:跨学科 再研究 影像民族志 
文化地理视野中的丽江洞经音乐
《民族音乐》2015年第1期15-17,共3页杨杰宏 
当下“非遗”语境中的“文化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类别,并定义为“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县空间性和时间性”。突出了特定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及展现的时空维度,譬如各民族的岁时节...
关键词:洞经音乐 文化地理 传统文化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丽江 文化空间 文化表现 时空维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