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苇

作品数:6被引量:10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格列佛游记》讽刺艺术讽刺格列佛游记陌生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学理论》《短篇小说(原创版)》《南昌师范学院学报》《江西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相助》中的饮食叙事与再现伦理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101-105,118,共6页唐苇 肖明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南方女性小说解读研究”(14CWW023);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9世纪美国小说中的饮食书写与国家想象研究”(21YJC752019)。
《相助》自出版以来一直受到两种截然对立的评论,争执的焦点在于,身为白人的作家斯多克特是否公正准确地再现了种族隔离时期美国南方黑人女佣的生活经历。研究从饮食批评这个新兴的理论视角出发,结合有关美国南方饮食与黑人女佣的史料文...
关键词:凯瑟琳·斯多克特 《相助》 种族政治 饮食叙事 再现伦理 
重建启蒙理性:论哈贝马斯的后世俗理论
《江西社会科学》2021年第8期29-36,共8页唐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启蒙文学经典与国家认同研究”(16AWW003)。
哈贝马斯的后世俗理论主张宗教与世俗之间应该打破二元对立、相互学习、互为补充,他真正的用意在于通过交往行为允许宗教进入公共领域,以弥补理性在自我反思意识上的缺失,从而达到修正和重建启蒙理性的目的。哈贝马斯的后世俗理论对缓...
关键词:哈贝马斯 后世俗理论 世俗与宗教 理性 
《道德经》中“自然”之跨文化英译被引量: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121-128,共8页杨翠翠 唐苇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儒家‘生生’理念视角下的新月派翻译研究”(2018SJA0042)。
老子之“自然”作为“道”所效法或遵循的最终原则,标示着老子哲学的核心价值。对这一体现道家核心观念的词汇的不同英文译解会引起《道德经》在整体阐释上的差异,可以说这一词汇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原文语义含混、中...
关键词:《道德经》 自然 跨文化 译解 
绿色梭罗,诗意栖居——亨利·大卫·梭罗生态思想探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第8期58-59,共2页刘绍斌 唐苇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基础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1YJC752032)
一、康科德镇:成长的乐园,自然生态思想的家园从心理学上讲,除遗传以外,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对其个性及人格的形成有极其巨大的影响,会影响到他的创造性思维、审美兴趣及语言风格。而成长经历往往来自于一个人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成长过程中...
关键词:生态思想 瓦尔登湖 康科德 大自然 新英格兰地区 超验主义 诗意栖居 思想探源 
极致的讽刺艺术——浅析《格列佛游记》的陌生化效应被引量:8
《学理论》2010年第32期220-221,共2页唐苇 刘绍斌 
传统的《格列佛游记》评论多关注小说的讽刺内容及其主题思想,揭露18世纪英国的社会、政治及宗教矛盾,从而说明作品的社会现实意义,较少关注小说讽刺艺术真正的源泉。试从"陌生化"理论分析《格列佛游记》的独特讽刺艺术,试表明其艺术魅...
关键词: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陌生化 讽刺 
打开的“潘多拉的盒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交织的欲望和灾难被引量:1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10期72-73,共2页唐苇 
原型批评试图发现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重新建构出原始意象,进而发现人类精神的共相,揭示艺术的本质。美国二十世纪小说家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无论在主题思想上,还是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都与...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 《了不起的盖茨比》 潘多拉的盒子 原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