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虎堂

作品数:17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日本汉文小说汉文小说《聊斋志异》汉文小说集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古典文学知识》《东岳论丛》《兰州学刊》《写作》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日本汉文笑话集《译准笑话》管窥
《古典文学知识》2014年第6期104-110,共7页孙虎堂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日双重文化视域中的日本汉文小说整理与研究"的成果之一
日本的古代文学,不管是日本语文学还是汉语文学,都曾长期受到中国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但体现在诗文等正统文学领域,还体现在白话小说等俗文学领域。中国的俗文学至明代(1368—1644)大盛,白话小说、笑话、民歌等达到繁荣的程度。稍后,...
关键词:白话小说 正统文学 笑林广记 江户时代 笑府 中国文学 古代文学 汉语文学 文学作品 新语 
三木爱花和他的才子佳人小说
《古典文学知识》2012年第4期106-112,共7页孙虎堂 
明治初期,江户文学的残照虽仍在汉文学领域里摇曳,但创作局面还是出现了一些变化。就叙事文学而言,最显著的变化便是“繁昌记”系列艳史、情史的盛行。“繁昌记”系列著作的首倡者是江户末期的著名文人寺门静轩(1796—1868),
关键词:才子佳人小说 爱花 文学领域 明治初期 叙事文学 江户 
日本明治时期“虞初体”汉文小说集述略被引量:3
《国外文学》2011年第3期37-43,共7页孙虎堂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09YJC752018);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项目(2010GGTD01)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清代文人张潮编选的小说集《虞初新志》在18世纪初问世以后,不久便传入日本,并很快受到了文人阶层的喜爱。此后的一个多世纪,它逐渐成为日本文人研习汉学的经典书籍。明治时期,文坛上诞生了几部"虞初体"汉文小说集,这些仿作成为江...
关键词:明治时期 虞初体 汉文小说集 
日本汉文小说的研究现状与研究理路被引量:2
《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95-100,共6页孙虎堂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青年基金项目"古代日本汉文小说与中;日传统文化的因缘"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09YJC752018
近20年来,作为东亚汉文小说主要分支的日本汉文小说愈来愈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20世纪20~90年代,一些日本学者曾对这类小说做过不少个案研究。在此基础上,中国台湾学者王三庆教授、日本学者内山知也教授等人在作品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关键词:汉文 小说 日本 
简论日本汉文小说《警醒铁鞭》的写作艺术
《写作》2009年第8期10-13,共4页孙虎堂 
《警醒铁鞭》是一部借虚构创作以讽世的章回体汉文小说,现有明治十九年(1886)东京书肆九春堂藏版一册(五回),田中从吾轩先生著,小永井小舟先生评。田中从吾轩即田中参(1827—1894),此人是下总国(今属千叶县)人,字士忠,号...
关键词:写作艺术 小说 汉文 日本 简论  文化名人 明治初期 
东洋“纪梦”篇:评介日本汉文小说《警醒铁鞭》被引量:1
《蒲松龄研究》2009年第3期154-160,共7页孙虎堂 
《警醒铁鞭》是日本明治初期的汉学家田中参创作的一部章回体汉文小说,也是一部借虚构创作以发表社会见解的"纪梦"型小说。它在题材和创作主旨、语言风格和叙事艺术、小说文体和语体等方面,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接受中国文学与本国文...
关键词:警醒铁鞭 汉文小说 纪梦 
从木偶净瑠璃剧本到汉文小说——以日本汉文小说《阿姑麻传》为例被引量:1
《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3期95-100,共6页孙虎堂 
关键词:木偶戏 日本 小说 汉文 剧本 表演者 平安时代 艺术起源 
漫论日本汉文小说集《含饧纪事》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09年第A12期27-29,共3页孙虎堂 
一《含饧纪事》是日本江户时代中后期著名儒者熊阪台洲所撰写的一部汉文作品集。熊阪台洲(1739-1803),名邦,字子彦,号台洲,奥州伊达高子邑(今属仙台市)人。
关键词:江户 奥州 小说文体 桃太郎 军记物语 桃奴 东翁 遂非文过 叙事文学 室町 
论“《聊斋志异》评点”的传播价值——以冯评、但评为中心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36-39,共4页孙虎堂 
作为一种附着于创作文本之上的批评文本,清代以冯(镇峦)、但(明伦)两家评为代表的《聊斋志异》评点对促进该书的传播发挥了很大作用。文章从外部传播方式和内部传播导向两个方面对之进行考察,分析了其传播功能,阐释并凸显了其传播价值。
关键词:《聊斋志异》 冯评 但评 传播价值 
日本唐话学者冈岛冠山及其汉文小说《太平记演义》述论被引量:3
《外国文学》2009年第1期119-124,共6页孙虎堂 
在18世纪的日本,京都、大阪两地的儒者阶层中兴起了一股学习唐话的风气,一批唐话学者随之涌现出来。这股风气不仅直接促进了中国白话通俗小说的输入、翻译、刊刻和流播,而且大大激发了唐话学者撰写汉文小说的热情。冈岛冠山是当时的领...
关键词:冈岛冠山 汉文小说 《太平记演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