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明

作品数:69被引量:15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洛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启蒙新青年思想史人道主义吊诡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文史哲》《河南社会科学》《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天津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原根文化内涵及价值辨析被引量:2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4年第2期181-183,共3页张宝明 吴涛 
河南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中原根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自觉的出现,中原文化的根源性日益受到重视,学术界也提出了"中原根文化"的概念。但人们在谈论中原根文化的时候,往往混淆相关概念,对中原根文化的作用认识也不够。所以,有必要对中原根文化、中原文化和根亲文...
关键词:中原根文化 中原文化 根亲文化 
因“人”而异:新青年派与学衡派的人学话语比较分析被引量:2
《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132-138,共7页张宝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书写体变革与新文化运动的发生研究”(项目号:11BZS049)的阶段性成果
思想启蒙的最终目的是"立人",在这一思想共识下,新青年派与学衡派对所"立"之"人"却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诉求。将双方的"人"之想象置于各自秉持的思想谱系——人道主义与人文主义中会发现,在两派思想底蕴的深处有着自由意志与责任意识的紧...
关键词:新青年派 学衡派 人学话语 人道主义 人文主义 
从“启蒙”到“革命”:关于思想史书写转型的对话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58-63,共6页张宝明 张剑 褚金勇 
从启蒙到革命是20世纪政治、文化发展最重要的转折之一,这种转折也必然会导致思想史书写方式的转型,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思想书写者从自信的"导师"角色转变成充满"罪感"的学生,从中心走向边缘;二是在写作策略上由"五四"时期的凸显主体...
关键词:启蒙 革命 书写转型 
同人刊物与媒体的公共性
《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7期57-63,共7页张宝明 张剑 褚金勇 
今天我们谈谈当下媒体问题。以前我们曾经呼唤传媒发展与传媒竞争,但身处一个媒体丛生、信息爆炸的传媒时代,我们反而有些无所适从,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的信息,所谓的公共领域在媒体时代到来之时反而出现了逐渐萎缩的现象。在一个...
关键词:媒体 同人刊物 公共性 信息爆炸 传媒竞争 传媒发展 传媒时代 无所适从 
重建阶级秩序: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众化运动的内在动机被引量:2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30-40,共11页张宝明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思想史视野下的白话文运动研究"(2010BLS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0世纪书写体变革与知识分子现代性思想研究"(10YJA770067)
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众化是一场论争主题与内在动机完全失衡、阶级改造冲动远胜过语言理论建设、思想史意义与文学史意义并存的语言运动,其内在动机在于打造新的革命主体,重建与新的革命形势相适应的阶级秩序。这一阶级秩序重建工作有两...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 文学大众化运动 无产阶级领导权 文化领域统一战线 
学术对话:“语言是存在之家”:重审文白不争的历史悲情被引量:2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39-44,共6页张宝明 张剑 褚金勇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转型与进步的标志,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一直是我们予以认可和首肯的,而由"新青年派"招惹的"文白不争"事件也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但同时也需要看到,在白话文运动中,启蒙先驱在现代性的焦虑下表现得深刻而又激进、...
关键词:文言 白话 语言变革 现代性焦虑 
思与言:中国近代思想文本中的文学修辞被引量:2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18-124,共7页张宝明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思想史视野下的白话文运动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BLS004)的研究成果之一
思想书写大量植入文学修辞,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思想文本中文学修辞的植入有其必要性和历史价值,文学对思想启蒙的"行远"起到至关重要的启蒙作用,也对其时的思想启蒙以及国民思维的养成造成了负面影响。修辞问题关...
关键词:思与言:情感 理性 文学修辞 思想启蒙 
学科转型语境下的五四“文学”选择被引量:2
《文学评论》2012年第2期19-26,共8页张宝明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0世纪书写体变革与知识分子现代性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0YJA770067
晚清以降,中国传统知识体系受到科学、道德、审美三大领域分而治之的现代知识体系的冲击而开始了艰难的学科转型。在此种知识分类、学科分化的语境下,五四文学革命试图摆脱以政教伦理为依归的文学观念,实现文学"独立",但在试图摆脱道德...
关键词:五四文学革命 文学观念 学科分化 语境 转型 知识体系 中国现代 文学史书写 
反思与重构:中国近代学科转型背景下的“人文学”被引量:4
《学术月刊》2012年第2期5-12,共8页张宝明 
在西学东渐过程中,中国近代学术思想逐渐完成了从"文学的"到"科学的"的转变。科学以其"分科之学"的名义,给中国带来了现代的知识分类体系——前此本为经学之附庸的各类学科,逐渐变为独立学科。然而,在此过程中,人文学科为了反抗经学的压...
关键词:人文学 学科转型 体验之知 学科主体性 
从大学理念到大学精神被引量:1
《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11期69-76,共8页张宝明 
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河南省高校知名度提升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B475
国有国之精神,民有民之精神,大学有大学之精神,一流的大学更是必有一流的大学精神。今日,中国正面临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大学精神的建构也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核心诉求。积极、健康的大学精神会引导大学走向良性发展之途,...
关键词:大学精神 大学理念 教育事业改革 教育改革 良性发展 90年代 悖论性 神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