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修春

作品数:15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清初四书学哲学意义《教育杂志》实证化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哲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天府新论》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简论明清时期新安县尚武景观的文化特质
《炎黄地理》2023年第1期95-97,共3页朱修春 刘茗 薛晓萍 
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明清时期深圳祠神信仰与地域认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Z2021B030);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中华文明传承、转型与新形态构建”团队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明清时期广州新安县地区存在大量海防城池、将军祠庙等尚武建筑景观。这些景观既是新安县军民保家卫国的见证,也是地方整合了中央王朝和地方社会内部互动的载体,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这些文化特质均体现在历史时期官方与民间对尚武传统...
关键词:建筑景观 社会风貌 文化遗产 祠庙 文化特质 中央王朝 新安县 保家卫国 
明清以来深圳天后信仰地理背景及景观建构探析——以赤湾天后宫为例被引量:1
《世界宗教研究》2022年第10期67-79,共13页崔馨文 薛晓萍 朱修春 
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明清时期深圳祠神信仰与地域认同研究”(SZ2021B030)。
宋元以降,妈祖信仰自闽入粤,在深圳地区广为流播,赤湾天后宫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文化形式成为深圳妈祖信仰的典例景观。赤湾天后宫的发展根植于深圳地区山海错峙的地理环境和五方杂处的区域人口组成。明清两代,赤湾天后宫先后经...
关键词:文化景观 深圳 妈祖信仰 赤湾天后宫 
简论杨时与理学传承及地域化发展
《宋史研究论丛》2018年第1期208-219,共12页朱修春 何建华 卢大觐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两宋之际理学的传承及地域化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4CLSJ04)
质文代变规律始终支配着两宋之际的杨时理学思想和理学发展。杨时师从二程,三传朱熹,上接洛学,下启闽学,是两宋之际理学传承的重要环节。交织着学术思想与政治活动的人生经历也使得以杨时为中心的两宋之际的理学有两个发展方向:向上通...
关键词:杨时 理学传承 地域化 两宋之际 
科举停废后的私塾改良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05-110,共6页柯任达 朱修春 
科举停废后,中国政府和教育家发起现代教育改革对乡村实施义务教育。由于中国传统的教育与新式学校教育格格不入,实行新式学校教育造成了地方及学生家长的财政负担过重,新式学校教育难以得到地方民众的支持等多种原因,中国政府的教育现...
关键词:私塾 改良 地方教育 民国时期 
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论清代《四书》学的学术转向与道统传承被引量:1
《哲学研究》2011年第7期55-62,共8页朱修春 
清代考据学以实证方法治经,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理学末流日益走向空疏的弊病。但是,经学的实证化经历了一个由"技"到"学"的过程,工具理性不断向价值理性渗透,新的经学体系得以建立。在清考据学中,最能体现学术界思想变动的是《四书》...
关键词:清代考据学 《四书》学 价值理性 学术转向 工具 传承 道统 实证化 
中国近代教育、知识分子与中国社会的瓦解
《教育与考试》2010年第5期78-84,共7页柯任达 朱修春 
本文集中探讨民国时代知识分子转化的空间分布和文化疏离,研究近代教育改革对社会的影响,认为它增加了中国社会的长远瓦解。
关键词:科举制度 近代教育 知识分子 城市与乡村 传统文化 社会瓦解 
抗争与良知:民国初年教育独立问题的讨论
《教育与考试》2010年第4期65-68,共4页朱修春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Z200908769TB09LS047)研究成果
民国初年,教育界人士因教育经费陷入极度支绌困境,愤而呼吁教育经费独立,教育独立运动蔚然兴起。《教育杂志》等刊物对教育独立问题进行过广泛的讨论,触及了时代认知的焦点。从后来国民政府时期实行大学院大学区等重要制度的酝酿和实施...
关键词:教育行政独立 多元独立观 教育与政治 
由旧入新:晚清民初教育变嬗的民间审视——以《教育杂志》为中心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4期117-121,共5页朱修春 
浙江省教育厅2009年科研项目(Z200908767);浙江省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B09LS047)
《教育杂志》是在清季民初新旧混杂、国民知识晦塞、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背景下创刊的。作为教育领域的民间舆论机关,在营造教育改革、抨击旧式教育、引纳实用主义等西方教育思潮方面,杂志作者群从多个角度切入,形成了...
关键词:《教育杂志》 由旧入新 宪政 科举后遗症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在寺庙故事与城市生活之间——韩书瑞眼中的北京宗教与社会(1400—1900)被引量:1
《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第4期154-155,共2页朱修春 
关键词:社会史 城市生活 20世纪70年代 “市民社会” 宗教 北京 故事 寺庙 
论清初四书学者群体“格物致知”思想的特色与意义
《天府新论》2008年第1期27-30,34,共5页朱修春 
清初部分学者的格物致知说,已经开始离开程朱陆王之争的畛域,向新的方向在迈进。他们提出格物即格物,不把格物与道德问题相联系,强调认识的实践性,强调知行合一。这些思想既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反映,又对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形成作出了...
关键词:清初 四书 学者群体 格物致知 经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