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城希

作品数:17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子夜》中国现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鲁迅论负面评价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青海社会科学》《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文学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香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三十年:1949-1979
《文史哲》2020年第2期60-81,166,共23页李城希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香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1949 1979)”(17BZW170)的阶段性成果
1949年至1979年的三十年间,香港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呈现繁荣面貌,不仅研究主体人数众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不同的研究群。在时代及学术自身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下,香港在鲁迅研究、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
关键词:香港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作家 鲁迅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在香港的建立及意义被引量: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9-26,共8页李城希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序跋研究"(14YJA751013)
"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于1965年在香港建立,此后经历了被取消、再度建立并持续发展的曲折过程。该学科在香港建立之初面临学科环境不利、史料匮乏、人手不足、与内地交往受限、意识形态与党派之争的困扰等诸多困境,但能够最终建立...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学科 香港 姚克 李辉英 
一个时代的要求、误解、隔膜和偏见——20世纪八、九十年代茅盾研究论析被引量:2
《文学评论》2014年第6期134-144,共11页李城希 
厦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辉煌与冷落:〈子夜〉的艺术及命运>;编号:2011221026的中期研究成果"~~
包括《子夜》在内的茅盾小说艺术的意义与价值在20世纪80—90年代遭遇持续的质疑与否定,这一质疑与否定有着多重时代及文学、文化背景。从对作为小说艺术家的茅盾与小说艺术之间关系的全面质疑、对《子夜》艺术价值的否定直到将茅盾逐...
关键词:茅盾研究 20世纪 九十年代 误解 偏见 隔膜 小说艺术 艺术价值 
1949年之后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修改的困境及影响——以茅盾及《子夜》的修改为中心被引量:2
《文学评论》2013年第3期32-42,共11页李城希 
完成并定型于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特别是其中具有经典意味的名著如《倪焕之》、《子夜》、《家》、《骆驼祥子》、《死水微澜》等,在1954年前后被人民文学出版社等重要出版机构要求修改之后重印,这一跨时代集体修改面临...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子夜》 长篇小说 1949年 修改 困境 人民文学出版社 茅盾 
论《子夜》的多重文化主题被引量:3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8期128-131,共4页李城希 
厦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 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项目:<辉煌与冷落:〈子夜〉的艺术与命运>;编号:2011221026阶段性研究成果
《子夜》通过众多不同的人物形象深刻表现了:一、传统的历史性溃散;二、人性的现代堕落和蜕变;三、个人命运的无情改变;四、社会生活秩序的现代调整;五、没有答案的未来,它们共同构成《子夜》丰富多样的艺术世界,审美地显现了现代中国...
关键词:《子夜》 多重文化主题 
《子夜》中吴老太爷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2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7期59-62,共4页李城希 
厦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项目:<辉煌与冷落:〈子夜〉的艺术与命运>;编号:2011221026阶段性研究成果
《子夜》中吴老太爷进城之后不久生命即告结束,其原因除作品极力强调的精神原因之外还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密不可分,主要是:一、旅行时间、环境、方式的变化与吴老太爷的难以适应;二、都市污染对吴老太爷身体的直接伤害;三、吴荪甫等...
关键词:吴老太爷 死亡 原因分析 
祖父的精神影响:鲁迅成长中的家族因素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129-136,共8页李城希 
鲁迅的祖父在人生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对成长中的鲁迅的精神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其人生高峰期,他在为童年鲁迅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拓展生存与精神空间,将其置入传统文化境域中的理想生活状态的同时,通过经典引导童年...
关键词:鲁迅 鲁迅祖父 精神影响 
性格、问题与命运:虎妞形象再认识被引量:6
《文学评论》2009年第6期147-152,共6页李城希 
对虎妞这一形象的认识一直存在着扭曲与忽略;负面评价;表面化;"重男轻女"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这一形象展开全面深入的认识,特别是:一、北方、都市与京城:虎妞性格的多重文化构成;二、晚婚与失身:虎妞的问题;三、悲剧结局与命运:虎妞之...
关键词:虎妞形象 性格 再认 负面评价 重男轻女 文化构成 悲剧结局 都市 
鲁迅论中国小说艺术审美接受误区
《江淮论坛》2007年第4期119-123,共5页李城希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等论著中认为,在中国小说艺术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假小说以施诬蔑"、"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个角色"、"乱改"、续作等审美接受误区,并对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意义作了深刻的分析。
关键词:鲁迅 中国小说艺术 审美接受误区 
鲁迅论审美创造心境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123-128,共6页李城希 
鲁迅论审美创造有其特点。一般审美创造理论所关注的,集中在创作主体的创造来源及构想或冲动上,对现实生活因素与审美创造心境生成之间的关系缺乏认识和思考。而鲁迅却能从自己的体验与认识出发,对审美创作主体所面对物质生活条件、时...
关键词:鲁迅 创作主体 审美创造心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