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典

作品数:20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民国时期述论清末民初铁路疫病流行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民国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历史档案》《贵州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北京学研究基地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代卫生知识传播路径的探索--以京师卫生陈列所为中心的考察
《北京档案》2024年第6期63-68,共6页李自典 
北京市社科基金规划重点项目“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的疫病流行与防治研究(1949—1966)”(项目编号:20LSA001)的阶段性成果。
京师卫生陈列所自清末开始筹办,以启迪民众卫生意识,传播卫生知识为主旨,民国以来几经演变,其宣教范围日渐扩大,对普及民众卫生常识,促进民众健康起到积极作用。京师卫生陈列所通过举办卫生展览、模型展示等多种方式,对近代卫生知识传...
关键词:卫生陈列所 卫生知识 传播路径 京师 
清代圆明园护卫
《北京档案》2022年第5期60-62,共3页李自典 
圆明园是皇家园林三山五园中的重要一园,又是清代皇帝园居理政的政治中心。圆明园特殊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了清王朝对其安全保卫工作甚为重视,除了加强兵力部署外,管理也很严格,由此形成一整套严密的护卫制度。一、内外结合的安保体系...
关键词:雍正皇帝 圆明园 皇家园林 三山五园 内外结合 兵力部署 安保工作 社会政治地位 
民国年间北京的抗疫斗争被引量:1
《北京档案》2020年第8期48-49,52,共3页李自典 
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优选计划以及研究生学科特色课程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疫病,即“流行性的传染病”。在人类发展史上,疫病流行不仅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甚至影响整个社会进程的发展。因此,与疫病进行的抗争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共前进。民国年间,社会政局动荡,战乱频繁,内外交困,随之而来的瘟疫猖獗。有关学者研...
关键词:疫病流行 民国年间 人类发展史 政局动荡 自然灾害 传染病 流行性 瘟疫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市的食品卫生监管工作被引量:2
《党的文献》2020年第2期95-101,共7页李自典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国近现代日常生活研究”、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优选计划“百杰”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8JJD770001。
食品卫生关乎人民生命健康。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食品卫生监管工作十分重视。北京作为首都,除建立食品卫生监管体制、配备专业人员外,在措施上着重从制定监管规章、开展卫生宣教活动、加强监督检查整顿、设置事故防范与追责机制等...
关键词:食品卫生 监管举措 人民健康 北京市 新中国 
走向公众:口述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领域的作用被引量:7
《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年第10期17-20,共4页李自典 刘佳 
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优选计划资助项目以及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项目"城市化进程中三山五园地区村落文化现状调查与保护策略研究"(SM201611417008);北京学研究基地课题"三山五园与周边村落文化保护策略研究"(Sk50201508)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随着口述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成熟化,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在新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口述史的应用可谓是引发了一场革命,它不仅为非遗研究与保护保存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将丰富的非遗技艺推向公众,为非遗发展受...
关键词:口述史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警察与近代城市公共卫生管理——以北京为例
《城市史研究》2017年第2期124-137,共14页李自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城市管理者:近代北京警察研究”(项目号16FZS040);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近代北京治安防控管理研究”(项目号15JDLSC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民国日常生活”(项目号13JJD770017)的阶段性成果
在近代北京,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公共卫生管理成为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公共卫生管理体制的构建与警察制度建设密不可分.警察参与公共卫生管理,从卫生宣教到卫生监督,再到实施违规处罚,一系列的举措对保证城市公共卫生的质量、防...
关键词:警察 公共卫生 近代 北京 
《文化遗产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被引量:1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64-67,共4页周华 尹凌 吕红梅 李自典 李扬 顾军 
北京联合大学校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现代师承制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资助;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64052)
从文化遗产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特点,分析文化遗产学课程改革的意义,进行了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文化遗产学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提出了"五环节、四层次"的教学体系模式,对推进文化遗...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文化遗产学 教学体系 “五环节、四层次” 
近年来人大代表履职情况研究综述
《北京党史》2014年第6期34-37,共4页李自典 
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发展,人大代表履职情况在社会上越来越受到关注,有关该问题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宪法学、政治学、中共党史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热门课题。目前,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除了综合性研究外,专题研究主要涉及人...
关键词:人大代表 履职 综述 民主化进程 中共党史 宪法学 政治学 社会 
民国时期北京的疫病流行与防疫宣传被引量:2
《兰州学刊》2014年第7期24-28,共5页李自典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民国日常生活"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JJD770017)
民国时期,北京疫病流行较为严重,为有效防治疫病蔓延,政府、社会团体等各界力量通过多种形式积极进行防疫宣传,对卫生防疫工作的成效产生了积极影响。这种注重宣传的防疫工作模式对当今我国疾疫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借鉴。
关键词:民国 北京 防疫宣传 
民国时期的北京电影被引量:1
《北京档案》2014年第4期42-45,共4页李自典 
电影在中国最早出现是1896年,在上海徐园的一个茶楼里。那时的电影只是穿插在唱戏或是杂耍节目的间歇放映,也只是一些简短的黑白默片,但这些影戏毕竟已不同于唱戏等传统节目,必须处于黑暗之中才能显现光影,于是引起时人的好奇和惊...
关键词:民国时期 电影 北京 文化城市 民众生活 社会进步 关注度 节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