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成

作品数:22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马克思主义高校政治哲学哈贝马斯现代性批判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创新》《社会科学辑刊》《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理论探讨》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广西特聘专家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正义批判思想探论被引量:1
《伦理学研究》2019年第1期17-23,共7页李长成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哲学研究"(18ZXZ002);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协同创新中心重点项目"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正义批判思想研究"(MXT2017002)
市民社会正义是一种底线道德权利要求,旨在确保社会成员互不伤害,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马克思从互利、自主和自我实现三个方面对其展开了批判。从互利来看,市民社会的生产领域呈现的是资本财富的增值与工人阶级的贫困,权利与权利相对抗...
关键词:马克思 市民社会正义 互利 自主 自我实现 
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02-109,共8页李长成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13BKS0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协同创新中心成果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和表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背后的基本价值属性,生动体现了人民对理想社会制度的美好憧憬和不懈追求。正确认知和理解这些价值要求,并将其落实在社会...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化意蕴探究
《创新》2015年第1期54-58,127,共5页李长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球化与科学时代的伦理规范基础研究>(11BZX078);广西哲社2013年度研究课题<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13BKS0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在面对时代难题的过程中,马克思等人阐发了文化创造活动的根基、文化创造活动的阻碍、文化创造活动的理想,初步解答了文化何以可能、文化的发展如何可能、文化的发展究竟是为了什么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进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时代化 文化追问 
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中的正义规范理想被引量:1
《社会科学家》2014年第6期19-23,共5页李长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球化与科学时代的伦理规范基础研究"(11BZX078);广西哲社2013年度研究课题"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13BKS005);广西文科中心青年专项重点项目"法兰克福学派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QNZD13003)
现代性条件下,正义道德规范成了人们想要和平就必须遵守的"规则总和"。它的主要关切是处理财物占有的不稳定和稀少。马克思对以保护私人财产权为核心的现代性正义道德规范展开了政治经济学和意识形态的双重批判。其正义规范理想不仅仅...
关键词:马克思 现代性 批判 正义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教学的思考
《梧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82-86,共5页李长成 
广西文科中心青年基金重点项目(QNZD13003)
为了避免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本体论化、抽象化、实证化,教师应从阐发传统本体论哲学观产生的缘由及内在缺陷,具体论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丰富内涵,将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真正统一起来,划清其与近代知性科学方法和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
关键词:高校 马克思主义 哲学观 教学 反思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教学的思考
《钦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12期45-48,53,共5页李长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球化与科学时代的伦理规范基础研究(11BZX078);广西文科中心青年基金重点项目:法兰克福学派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QNZD1300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确立是一场伟大的哲学变革。为了让大学生透彻理解它,教师需要从正确运用辩证分析方法、阐发马克思实践观的产生及其实现的哲学革命、立足哲学史来分析实践观的丰富内涵等方面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高校 马克思主义 实践观 教学 思考 
论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的政治哲学意蕴被引量:2
《理论探讨》2013年第6期53-57,共5页李长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球化与科学时代的伦理规范基础研究"(11BZX078);广西文科中心青年专项重点项目"法兰克福学派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QNZD13003)阶段性成果
主体性自由在近代市民社会中获得建制化,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出现分离。如何协调"个人主体性"与"社会共同体"的关系,成为当代政治哲学要解决的重大现代性问题。在批判反思黑格尔和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基础上,韦尔默指出现代性是永远不能完...
关键词:韦尔默 主体性 现代性 后形而上学 政治哲学 
论政治哲学视阈下马克思劳动论题的规范向度
《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62-65,共4页李长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X078);广西文科中心青年专项重点项目(QNZD13003)
近代以来,劳动上升到所有人类活动中最高级、最受尊敬的地位。洛克等人论证了劳动与财产、自由和平等之间的逻辑关联,马克思则从资本主义制度的结构、前历史的起源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三个方向摧毁了这一联系的意识形态幻觉,阐发了劳动...
关键词:政治哲学 劳动 市民社会 财产 理想性 现实性 
论现代性视阈下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超越向度被引量:2
《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5期50-54,共5页李长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X078)
传统形而上学寻求世界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意义,但"超越取向"走向了"超验世界"。近代以来,随着以主体性为核心的现代性的逐步确立,传统活动的价值等级遭到颠倒,劳动开始从最低级、最卑贱的地位上升到在所有人类活动中最受尊敬的...
关键词:传统形而上学 现代性 马克思 实践 超越 
全球化的挑战与世界公民社会的构建——论哈贝马斯的国际政治观
《东岳论丛》2013年第3期73-76,共4页李长成 
全球化不仅对现代国家的管理能力、主权等方面构成全面的挑战,而且破坏了一度得以实现的社会福利国家妥协的历史局面。在哈贝马斯看来,西方各民族国家应超越"国家利益"的视角,将其拓宽成一种"全球治理"的视角,在世界范围建立"大同政治...
关键词:哈贝马斯 全球化 现代国家 世界公民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