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玲

作品数:17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文化观大历史观学术不端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科技进步与对策》《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江汉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科研诚信“自律”与“他律”协同建设的内在逻辑及现实路径研究被引量:10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年第13期124-131,共8页李霞玲 陈炜 管锦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KS17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与精品教材项目(YKC2021205)。
我国在40余年的科研诚信建设过程中,“自律”与“他律”建设均存在不足,两者没有形成有效协同。为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更好地发挥科研诚信系统的整体协同效应,需要运用协同学理论,对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系统进行分析,探求系统内部协同机理,...
关键词:科研诚信 自律 他律 协同治理体系 学术不端 
科学精神何以可能:“默顿规范”的困境与马克思主义的解答被引量:6
《江汉论坛》2022年第5期79-85,共7页管锦绣 李霞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技强国战略对于增强文化自信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19BKS173);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项目“以科学精神教育推进理工科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实施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DZ220)。
考察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早在20世纪30—40年代针对纳粹的霸权主义批判而提出的“默顿规范”,我们会发现,在探讨“科学精神何以可能”问题上,“默顿规范”存在着实践困境,究其根源,在于其理论没有摆脱实证主义意识形态神话,即将科学在...
关键词:科学精神 默顿规范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下的新时代:历史、理论及实践被引量:10
《湖湘论坛》2019年第6期81-92,共12页李敏伦 李霞玲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生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中心科研开发基金资助项目“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教育研究”(项目编号:DXS2019017)
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阶段。作为承载着不同角色的实践主体,不同角色系统中,其发展要务不同。从历史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要使中华民族复兴而超越历史最高发展水平,也要通过自...
关键词: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 
劝导技术的中介理论分析与伦理问题研究
《科学学研究》2019年第11期1921-1925,1943,共6页陈炜 李霞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计划(MX1720);湖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项目(19ZDMY02)
劝导技术作为新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被广泛使用于多个领域。在当前的研究中,技术哲学的中介理论将劝导技术看作是技术中介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由此可以解释劝导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原因;在伦理层面,应对劝导技术可能导致操纵性与技术家长...
关键词:劝导技术 技术中介理论 伦理问题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被引量:4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17期68-71,共4页李霞玲 李敏伦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教学研究A类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中的多维互动”;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生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中心科研开发基金资助项目“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教育研究”(DXS2019017)的成果
从协同论视角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由诸多子系统构成的结构复杂的大系统。在信息化的作用下,该系统构成的诸要素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各子系统、要素之间没有建立真正的协同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发挥出最佳功能,需要构建主...
关键词:信息化 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机制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推向国际化的必要性分析——兼论我国的外交布局被引量:1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10-15,共6页李敏伦 李霞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幸福观视角下我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反思与前瞻研究"(13BKS048);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新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价值追求演进研究"(2014232020)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当前及未来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在全球化背景下,生态文明不可能在封闭的一国之内建成。无论是自然层面的生态问题的解决,还是维持良好生态的绿色发展的全面推进,都需要世界达成共识,全球通力合作。二者取得成效...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外交 战略国际化 
均变还是灾变:新的科学思想之争及其解被引量:1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72-78,共7页刘郦 李霞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计划"关于技术的论述--从马克思到后现代主义"(MY1015)
在地质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均变还是灾变,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争论话题。19世纪初开端的科学争论灾变论和突变论为一方,均变论和渐变论为另一方,绵延争论长达近一个多世纪。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新科学事实的发现而产生的新灾变论,...
关键词:均变论 新灾变论 间断平衡 渐进灭绝 合理性的解 
国外海德格尔环境哲学研究综述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年第4期27-30,共4页李霞玲 李敏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幸福观视角下我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反思与前瞻研究(13KBS048)
海德格尔哲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哲学思想,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对海德格尔的环境哲学思想进行了研究。文章主要分析了国外海德格尔环境哲学思想研究的主要脉络、分歧与争论,揭示出目前海德格尔环境哲学研究的新动向。这些...
关键词:海德格尔 环境哲学 研究综述 
海德格尔早期技术思想——《存在与时间》中技术解读被引量:1
《学习月刊》2012年第10期113-114,共2页李霞玲 
通常的认为.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讨论都集中在后期诸多论文中.其中以《技术的追问》为代表,他在该论文中系统地讨论了技术的分类、本质及人类在技术社会中的境遇.国内学者对海德格尔技术思想的探讨都以此作为分析的文本.实际上在海德...
关键词:《存在与时间》 技术思想 海德格尔 早期著作 解读 技术社会 论文 追问 
恩格斯科学技术观及其当代价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12期67-69,共3页陈炜 高翔莲 李霞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CUGW090224)的研究成果
恩格斯科学技术观内涵丰富,特征鲜明。科学性、实践性与前瞻性的特点蕴含于其科学技术本质论、科学技术动力论、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技术价值观等方面。这一科学技术观在今天的科学实践与社会实践方面启迪我们,关注科学技术及其相关问...
关键词:恩格斯 科学技术观 当代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