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培

作品数:154被引量:1272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刑法犯罪构成刑事立法犯罪刑事司法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法治社会》《中国司法鉴定》《人民检察》《法学家》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高水平特色法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留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杨兴培:学习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大事
《检察风云》2025年第5期16-17,共2页黄灵 杨兴培 
杨兴培教授,曾撰有《犯罪构成原论》《反思与批评——中国刑法的理论与实践》《犯罪客体的反思与批评》《刑法新理念》等专著。他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一名刑法学者,对刑法理论永无止境地思考和探求,对刑法实践永不满足地反...
关键词:犯罪客体 犯罪构成 刑法学者 理论与实践 刑法实践 永无止境 刑法理论 反思与批评 
“三阶层”犯罪构成模式的局限性
《检察风云》2023年第24期28-29,共2页杨兴培 
在刑事立法中,一种犯罪行为的规定需要什么样的人承担刑事责任,是刑事立法者优先考虑的内容;至于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的问题,都是属于前提性的基础问题。把行为实施的该当性机械地作为第一阶层、第一位阶的观点似乎有违人类社会...
关键词:刑事责任年龄 犯罪行为 刑事责任能力 三阶层 该当性 刑事立法 犯罪构成模式 前提性 
新《噪声污染防治法》的特点和三重法律责任
《检察风云》2022年第10期13-14,共2页杨兴培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近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新《噪声污染防治法》”),它以法律的形式对噪声污染防治标准和规划、监督管理、各类噪声污染的防治、法律责任等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一...
关键词:噪声污染防治法 法律责任 监督管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 
管窥贪贿数额大小与死刑适用
《新华月报》2022年第5期88-90,共3页杨兴培 
在反腐惩贪的过程中,不应把贪贿的犯罪数额与对贪腐犯罪分子的量刑处罚绝对化,不应把一定的犯罪数额与死刑的适用简单地等同起来。在我们当下的时代,国家刑法的目的一向是与法律报应思想和社会报复思想联系在一起的。
关键词:犯罪数额 贪腐犯罪 死刑适用 法律报应 贪贿 反腐惩贪 刑法的目的 死刑的适用 
管窥贪贿数额大小与死刑适用
《检察风云》2021年第23期28-29,共2页杨兴培 
两起案件引发的死刑话题2021年1月29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执行了死刑。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认为:赖小民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
关键词:情节特别严重 受贿数额 罪行极其严重 死刑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 他人财物 赖小民 贪贿 
刑法应是国家法治的战略预备队
《检察风云》2021年第11期26-27,共2页杨兴培 
慎用法定用语在中国,肇始于战争年代所形成的军事动员、军事行动和军事打击的军事思维已经沉淀为一种观念进而形成一种文化现象,一直延续弥漫在中国社会的诸多领域。很多时候、很多地方、很多人事的叙事言说,都喜欢用军事思维和军事术...
关键词:军事术语 军事思维 军事行动 军事动员 战略预备队 国家法治 刑法 攻坚战 
“三阶层”犯罪结构模式的中国语境批判被引量:14
《东方法学》2021年第2期119-134,共16页杨兴培 
德国、日本"三阶层"犯罪结构模式被引入我国刑法学界后,以我国应有的刑法文化视野和人类社会几千年来认定犯罪的应有技术操作要求来看,不但会发现其体系内部本身存在着针对性不强、技术性不高、逻辑性不严密的固有缺陷,而且还会发现在...
关键词:犯罪构成 三阶层 四要件 犯罪主体资格 主客观两要件 共同犯罪 
经济犯罪法律责任立法一体化的提出和构想被引量:1
《经济刑法》2020年第1期3-24,共22页郑旭江 杨兴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经济犯罪的种类日益繁多,其范围日益广泛。经济犯罪的独有特点,决定了对经济犯罪进行刑事立法和设立刑事责任时,应当从传统的、统一的刑法典中分离出来,设置于各类经济法之中,以经济犯罪二次违法特征的必然性和...
关键词:经济犯罪 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体系 立法一体化 
贯彻民法典:民事检察的可为和不可为被引量:1
《检察风云》2020年第18期26-27,共2页杨兴培 
民事检察,是我国检察机关P逋着检察体制的深入改革和检察职能的重大调整后一个重要的检察职能,是检察机关形成“以刑事公诉为主体,以法律监督和公益诉讼(包括行政、民事检察)为两翼”的检察职能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民法典的制定...
关键词:民事检察 检察职能 公益诉讼 检察机关 检察体制 民法典 新格局 刑事公诉 
利用微信假意销售口罩谋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定性
《人民检察》2020年第8期181-186,共6页庄永廉 杨兴培 林喜芬 寿志坚 曹化 华炫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诈骗犯罪多发,社会危害严重。为总结疫情期间此类犯罪的特点和防治策略,本刊特遴选上海市闵行区检察院办理的颜某诈骗案,邀请专家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对该案焦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
关键词:诈骗案 上海市闵行区 他人财物 防治策略 检察院 危害严重 犯罪多发 实务界人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