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占会

作品数:9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有机化学磺酰氯氯代酰亚胺有机中间体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化学教育(中英文)》《有机化学》《大学化学》更多>>
所获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卤代烷亲卤取代反应的理论基础与影响因素被引量:1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年第6期103-108,共6页杨占会 陈宁 
北京化工大学德智体美劳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1BHDJGYB27)。
基于卤代烷亲核取代(S_(N)2,本文记作S_(N)2C)反应,介绍关于卤代烷亲卤取代反应(S_(N)2X)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还介绍了几类常见亲核试剂参与的S_(N)2X反应以及关于不对称催化S_(N)2X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内容是对现行教科书相关...
关键词:卤代烷 亲核试剂 亲核取代 亲卤取代 分子轨道理论 
苯的凯库勒式与苯的共振结构
《大学化学》2021年第8期177-180,共4页杨占会 沈旭凡 
北京化工大学有机化学优秀本科育人团队项目。
国内外许多有机化学教材认为苯的两个共振极限式是凯库勒式。本文通过梳理苯环结构的研究历史和凯库勒式的结构特征,认为该说法并不妥当,并建议将苯的两个共振极限式命名为"Pauling结构式"或"Pauling苯"。
关键词:有机化学  共振结构 凯库勒式 Pauling苯 
杜瓦苯与苯的共振结构被引量:1
《大学化学》2021年第6期199-201,共3页杨占会 沈旭凡 
北京化工大学有机化学优秀本科育人团队项目。
苯的共振结构是有机化学教学的基础内容。国内不同版本教材在介绍这方面知识时,并没有采用统一的说法。本文建议国内部分教材在再版时考虑将杜瓦苯和其他离子结构从苯的共振结构中移除,统一采用只包含两个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结构式的...
关键词:有机化学  共振结构 凯库勒式 杜瓦苯 
端炔的硼化-迁移加成-氧化和硼化-氧化被引量:1
《大学化学》2021年第4期118-121,共4页杨占会 陈洋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2020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602010)。
端炔的硼氢化-氧化是基础有机化学授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此基础上,介绍端炔的硼化-迁移加成-氧化和硼化-氧化。前一类反应可将端炔转化为醛,后两类则转化为酮、羧酸、酯和酰胺。本文所涉及内容与基础有机化学知识密切结合,又有一定程...
关键词:端炔 硼氢化 硼化 迁移加成 氧化 
关于规范两种马钱子生物碱中文译名的建议被引量:1
《大学化学》2021年第4期232-235,共4页董子阳 杨占会 许家喜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2020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602010)。
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是传统中药马钱子中的主要生物碱成分。中文译名的混乱使用使大众对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难以区分,甚至出现了将二者混为一谈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大众科普和学术交流。本文建议今后社会各界使用这些生物碱中文名时进...
关键词:番木鳖碱 马钱子碱 中文译名 英文标注 
马钱子碱的结构修饰和手性应用
《有机化学》2020年第12期4101-4121,共21页董子阳 杨占会 许家喜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No.22020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602010)资助项目。
从结构修饰与手性应用的角度,综述了关于马钱子碱的最新研究进展.马钱子碱具有多个官能团和复杂的立体结构,对其进行选择性结构修饰极具挑战性.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实现了在其特定位点的选择性反应,具体包括:芳环部分的脱甲氧基五氟苯基化...
关键词:马钱子碱 结构修饰 手性拆分 不对称合成 
有机化学课程中的绿色发展理念被引量:15
《大学化学》2020年第7期99-103,共5页杨占会 许家喜 
北京化工大学有机化学和中级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
将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要求融入到有机化学课程中,对课程思政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以五个重要知识点为例,指出了存在的废水、废“泥”、废气、废物和高能耗问题,列出了已有的解决方案。本文的探索和尝试旨在培养同时具有专业技术...
关键词:课程思政 有机化学 绿色发展理念 
关于区分有机分子对称性中文表述的建议
《大学化学》2020年第7期181-184,共4页杨占会 许家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602010)。
有机化学中经常涉及对不同对称性的表述,但在现行有机化学教材中很少区分,基本用“不对称”一词来表述,存在较多“一词多义,前后混淆”的现象。而英文教材中则有多个相关术语,可用于精确描述不同对称性,不会造成误解或混淆。本文根据英...
关键词:有机化学 不对称 唯轴对称 非对称 化学术语 
对“红铝”译名的异见被引量:2
《大学化学》2020年第7期185-186,共2页杨占会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202041)。
Red-Al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铝基还原剂。国内学术界望文生义地将其直译为“红铝”是明显错误的。本文建议将其中文译名改为“还原铝”。
关键词:Red-Al 红铝 还原铝 化学术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