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文

作品数:13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民族学院政法系更多>>
发文主题:环境公害价值论刑事诉讼模式刑事诉讼代型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创新》《行政与法》《犯罪研究》《安徽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教育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戒杀生”与藏区生态法律秩序被引量:4
《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第2期21-24,共4页杨继文 
国家民委基金项目(12SCZ001);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11SB123)资助
"戒杀生"是藏传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是佛教慈悲精神的体现。在当前我国藏区,"戒杀生"对藏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在当地"戒杀生"的全民性影响、综合性影响和政治化影响,通过具体的事例引出对藏区生态危机的担忧和...
关键词:“戒杀生” 藏区生态 生态危机 生态法律秩序 
刑事和解的文化之维
《犯罪研究》2014年第1期2-9,共8页杨继文 陈鹤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四川藏族地区环境公害纠纷之法律处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SB123)的阶段性成果
以文化的功能论视角来分析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会发现非宗教与非国家意识、司法伦理的人性情理因素以及静的法律秩序等本土文化根源促进了刑事和解在个人利益(减少刑事处罚和增加赔偿数额)与社会影响(国家维护社会秩序与保障其他公民权利...
关键词:刑事和解 价值基础 文化理念 
从生态整体主义视角解读《印度之行》中的生态问题被引量:1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44-46,共3页杨继文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印度之行>中的生态问题之三维透视--一种跨学科对话的尝试"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SB070
在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中,关于生态伦理的价值论被提上议事日程。本文以《印度之行》为分析样本,提出在生态保护以及环境管理过程中,必须引入"生态整体主义",从文本生态、社会(法律)生态以及精神(宗教)生态等视角来分析...
关键词:《印度之行》 生态问题 生态整体主义 生存性智慧 
环境公害与刑事诉讼模式被引量:1
《中国环境法治》2013年第1期53-92,共40页杨继文 
环境公害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表现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它作为一种现时期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各国环境公害问题,提出了环境公害的概念模式、环境公害的类型界定以及原因分析等基...
关键词:环境公害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模式 现代型刑事诉讼模式 
现代型刑事诉讼模式的价值论——以环境公害纠纷的刑事解决为对象被引量:1
《理论界》2013年第4期85-87,共3页杨继文 
2011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四川藏族地区环境公害纠纷之法律处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SB123)之阶段性成果
在司法改革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今天,面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如环境公害问题,司法自发改造功用和价值值得学界商榷。因此,本文试图从刑事诉讼模式的完善出发,以环境公害纠纷的刑事解决为对象,充分借鉴先进国家的良好经验,构...
关键词:刑事诉讼 现代型刑事诉讼模式 环境公害 
中国生存性智慧的价值论被引量:3
《甘肃理论学刊》2013年第2期66-69,共4页杨继文 
笔者主持的2011年度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四川藏族地区环境公害纠纷之法律处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SB12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生存性智慧是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界博弈的知识和观念。如何理解生存性知识或者生存性智慧,对当今更新知识理解、扩大智慧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哲学以及神学的角度,探讨生存性智慧的本质和内涵;从法学的视角,具体地研究生存性...
关键词:生存性 生存性智慧 生存性法学 价值论 
语言、文本与汉藏法学翻译被引量:1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59-61,共3页杨继文 
教育部基金项目"汉藏法学双解词典"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0 XJAZH001;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四川藏族地区环境公害纠纷之法律处理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SB123
随着教育部基金项目《汉藏双解法学词典》的批准立项,关于法学术语的汉、藏互译问题被提到了法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当中,而环顾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却比较少。正是基于这一问题意识,本文从汉藏法学双语词典的编纂翻译实践入手,探索和...
关键词:语言 文本 法学翻译 双解词典 
环境救济法的体系——由四川藏区农村环境公害问题引出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4-7,共4页杨继文 
2011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四川藏族地区环境公害纠纷之法律处理机制研究>(11SB12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以四川藏区农村的环境公害问题为引入对象,结合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生态环境法制管理救济机制和应对机制,从现行相关程序法和实体法的法理角度,初步阐释适合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法制实现的救济处理机制和救济途径,从而在一定程序上构建起...
关键词:环境公害 救济法 救济机制 四川藏区 
调解权的价值、性质与实现被引量:4
《行政与法》2012年第6期94-98,共5页杨继文 
2011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四川藏族地区环境公害纠纷之法律处理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SB123
本文以纠纷当事人的调解权为核心和基础,以调解权与相关国家权力的关系为视角,分析了调解权的被动性、调解权的差异性以及调解权的受支配性等特征。认为当事人之间的调解权利意识,是社会公众所昭示的公共性政策在法律领域的延伸,强调在...
关键词:调解制度 权利基础 调解权 
贵州“三农”问题的现状分析——兼议贵州农村法制发展的社会背景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9期5654-5656,共3页杨继文 李天霞 高琳佳 
立足于贵州"三农"问题的现状,从贵州"三农"问题的特殊性、基本特征和基本制度出发,对贵州省"三农"问题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详细地阐述,并论述了其与当地农村法制发展的关系问题。具体来说,从贵州"三农"问题的特殊性,引出了当地法制发展的...
关键词:三农问题 特殊性 制度化分析 法制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