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锡

作品数:9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主题:暴雨致洪暴雨降水预报江淮12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气象》《气象科学》《气象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1995年7月25—31日东北地区致洪暴雨Tbb场特征被引量:12
《气象》1996年第8期29-32,共4页杨金锡 冯志娴 
该文分析了1995年7月25—31日我国东北地区中南部致洪暴雨时段Tbb场特征,并与长江中下游梅雨期致洪暴雨Tb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除了热带、副热带系统位置偏北且西伸外,北方致洪暴雨云带的走向,同热带、副热带云系的...
关键词:东北地区 长江 中下游地区 致洪暴雨 云带 暴雨 
9403强热带风暴致洪暴雨Tbb特征分析被引量:7
《气象科学》1996年第4期378-382,共5页杨金锡 冯志娴 
本文利用1经纬度间隔Tbb资料分析1994年6月9~10日皖、赣致洪暴雨过程的成因。结果指出,登陆北上的9403强热带低压同西风带降水系统相互作用造成了这场大暴雨过程。南北低值系统的叠置使降水系统结构发生变化,在两云系接合处产生强对...
关键词:致洪暴雨 热带低压 西风云系 Tbb特征 风雨 
T_(42)和EC产品在安徽5─7月暴雨落区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1
《气象科学》1996年第1期96-102,共7页张明玉 袁野 沈伟 杨金锡 
用T42资料进行逐步回归计算,用EC资料作相似分析,分别作安徽梅雨期暴雨的落区预报。经两年试用认为:两种方法综合使用,CSI评分可比上述方法单独使用提高3%─10%。
关键词:数值预报 降水预报 暴雨落区 T42产品 EC产品 
用T42产品试作安徽12-36小时暴雨预报
《气象》1996年第1期46-48,37,共4页张明玉 袁野 杨金锡 
采用逐步回归和三级判别方案,以T4248小时预报资料代替实况诊断量作汛期安徽分区暴雨预报。通过1993年和1994年试验结果表明:(1)两方案预报暴雨的CSI评分为0.30—0.71,对省级分区暴雨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
关键词:T42产品 逐步回归 暴雨预报 降水预报 
1993年7月2~6日皖南赣北致洪暴雨过程分析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555-559,共5页杨金锡 冯志娴 顾和英 郭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用T_BB资料及物理量诊断分析1993年7月2~6日皖南赣北致洪暴雨成因,揭示一种致洪暴雨常见天气系统的若干结构特点和T_BB场特征。
关键词:致洪暴雨 反环流圈 切变线低涡 降水过程分析 
用ECMWF资料作江淮区域性暴雨落区预报的试验被引量:3
《气象》1994年第9期38-40,共3页杨金锡 陈焱 
使用ECMWF资料,由850hPa、200h-Pa风场计算物理量,建立预报方程,作江淮地区暴雨落区预报试验。经1993年6—7月预报检验,该方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待我国T63模式业务运...
关键词:暴雨 风场 数值预报数据 降水预报 
1991年6月12-16日江淮特大暴雨中尺度天气过程分析被引量:14
《气象学报》1994年第2期187-193,共7页杨金锡 冯志娴 郑媛媛 
依据高空、地面常规资料,风、雨量自记资料及卫星、雷达资料分析了1991年6月12-16日江淮地区一场罕见大暴雨中尺度降水系统的演变过程,揭示了梅雨锋暴雨一些新的观测事实,其中包括中-α系统中对流云核的串状排列、快速向...
关键词:江淮地区 中尺度系统 暴风雨 
安徽STYS建设和省台预报技术进步
《气象》1994年第3期38-42,共5页杨金锡 
简要介绍了安徽省气象台STYS(省台业务系统)建设情况及其对省台业务预报技术进步的作用,详述了资料接收、处理、微机网络、预报决策及服务等主要系统的一些特点,总结省台业务系统建设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卫星云图 定量分析 气象台 
1991年7月6—7日黄山特大暴雨分析被引量:8
《气象》1993年第1期39-42,共4页杨金锡 陈晓红 王东勇 
利用卫星云图、T_(BB)资料、雷达回波资料及地面自记等气象资料,详细分析了发生于1991年7月6—7日的黄山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的成因,揭示出这场特大暴雨是由6次中尺度“云核”沿同一路径经过黄山而引发。T_(BB)分析清楚看到,冷锋与地...
关键词:暴雨 中尺度云核 重力内波 黄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