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非

作品数:55被引量:5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散文创作甘苦散文写作鲁迅研究散文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社会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写作(中)》《中国税务》《中国图书评论》《中州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在更需要鲁迅那样的“精神界之战士”
《时代青年(视点)》2021年第10期74-75,共2页林非 
鲁迅1908年在《摩罗诗力说》结尾呼唤“精神界之战士”的到来。他自己正是作为“精神界之战士”苦斗了一生。现在的中国更加需要鲁迅那样的“精神界之战士”,作为“民族的脊梁”撑起中国人的精神。这样的“精神界之战士”具备怎样的品格...
关键词:《摩罗诗力说》 “精神界之战士” 中国人的精神 不计得失 鲁迅 苦斗 
《中国鲁迅学百年史(1919—2019)》序言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1年第5期5-8,共4页林非 
像鲁迅这样蕴含着异常深刻的思想,并且还时刻关怀着整个民族的命运,从而对后代的许多读者都充满了强烈震撼力量的作家,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甚或在几千年以来的整部世界文学史上无疑也是相当罕见的。正因为是闪烁...
关键词:世界文学史 鲁迅学 中国文学史 思想者 百年史 20世纪 真知灼见 
朝向敦煌把梦追
《北方作家》2013年第3期4-6,共3页林非 
《敦煌花雨》序最初,是乐僔的目光,在如血的三危佛光中看见了敦煌。公元三六六年,他的内心与神灵相遇的瞬间,决定开凿莫高窟第一个洞窟。这是一个伟大的举动,从那一刻,莫高窟在叮叮当当的开凿声中绵延开一个响彻地球的梦,这是一千多年...
关键词:高尔泰 冯骥才 余秋雨 梦里花落知多少 马步升 中国散文 对我说 渐行渐远 美女作家 张抗抗 
永远记得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中学生必读)》2011年第7期12-14,共3页林非 
已是六十余年前的往事了,多么遥远的少年时代!我正坐在明亮的教室里,静静地聆听瞿抱一老师讲授国文课。
关键词:少年时代 教室 讲授 老师 
刍议中考数学复习方法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年第23期69-70,共2页林非 
要想提高中考复习质量,就必须采取有效的复习策略。在中考数学复习中,本文给出了如下建议: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提高知识技能和基本方法;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中考 数学复习 方法 对策 
探求与质疑
《百花洲》2008年第6期123-127,共5页林非 
从散文创作的本体特征而言,它是侧重于从主观的视角出发,表现出对于社会人生和宇宙风光的体验、感受、询问、反思和领悟,在这样抒发心灵的整个构思的程序中间,必然会凝聚和挥发着种种浓郁或隐含的情愫,融会与升华出许多哲理的思索,像这...
关键词:本体特征 论文管见 穷情写物 理过其辞 高旷 明文案 哲思 世俗生活 谢翱 淡乎寡味 
学术研究五十年之回顾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16-22,共7页林非 
回顾50年间,自己在学术研究的领域之内,做出的成果很少,起初仅是限于鲁迅研究、现代散文史以及散文文体的研究这两个方面,后来又在治学方法、中外文化比较这两个方面,零星地撰写了一些文章,还简略地阐述过有关现代观念的问题。感谢学术...
关键词:鲁迅研究 现代散文史研究 散文文体研究 治学方法 中外文化比较 现代观念 
童年莫扎特的一次邂逅
《海燕》2008年第2期15-17,共3页林非 
记得是好几年前的深秋季节里,我在维也纳的美泉宫外边轻轻徘徊,瞧着这一座长长的楼宇,挺立在宽阔的砖地旁边。黄灿灿的墙壁前面,竖着许多浑圆的石柱,隔开了一扇扇拱形的窗门。
关键词:莫扎特 童年 季节 路易十五 儿童 深秋 王公贵族 凡尔赛宫 搀扶 中间 
对于中国现当代散文本体的深入探索——读陈剑晖《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被引量:7
《文艺争鸣》2006年第6期150-151,共2页林非 
关键词:当代散文 诗学建构 中国 陈剑 本体 学术论著 散文理论 
李敖,信口雌黄说鲁迅被引量:1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1-3,共3页林非 
李敖嘲骂鲁迅写的都是“烂文章”,这既不文明,也违背事实。鲁迅毕生思索中华民族历史与未来的命运,他在观察与分析问题时,都衡量它是有益抑或损害广大民众的生存状态。李敖许多对鲁迅莫须有的指责显示了他在这方面的无知和自我炫耀。希...
关键词:鲁迅思想 科学论证 反对违背事实的作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