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寰

作品数:7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主题:电镀镀层采煤机械复合镀层非晶态更多>>
发文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矿业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电镀与精饰》《腐蚀与防护》《煤炭学报》《建井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煤炭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双能级离子束合成氮化类金刚石试验研究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25-27,34,共4页陈祝平 王可寰 
以 2 5 0~ 5 0 0eV的低能离子束轰击溅射石墨靶在钢上沉积非晶态碳膜 ,再以 2 5~ 35keV的高能离子束将离化的双原子分子氮注入非晶态碳膜 .纳米硬度分析表明了离子注氮后的硬度从2 0~ 30GPa提高到 2 7~ 4 2MPa范围 ;激光拉曼谱显示 ...
关键词:离子注入 类金刚石 离子束氮化 双能级离子束 轰击技术 氮化碳 试验研究 非晶态碳膜 薄膜 
钎接界面的动态金属学行为
《煤炭学报》1998年第2期175-178,共4页陈祝平 王可寰 
煤炭科学基金;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子专题资助
通过钎接界面动态金属学研究,揭示了界面熔解-扩散过程中硬质合金亚表层形成贫钴带和碎晶区从而成为微观裂纹萌发源的事实.该行为系导致破岩刀具早期脱断齿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自催化沉积对硬质合金表面改性,可有效建立钴栅,...
关键词:硬质合金 钎接界面 动态金属学 表面改性 钎具 
流镀技术在煤矿机械上的应用被引量:2
《建井技术》1994年第3期30-31,共2页韩勇 陈祝平 王可寰 方德烘 
流镀是在刷镀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表面电沉积新技术。它比刷镀在电源、镀液、装备及电沉积等方面均有很大改进。为提高泥浆泵缸套的使用寿命、为了修复机床主轴以及提高单体液压支柱的关键件寿命,应用该技术后均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采煤机械 流镀 电沉程 
流镀技术在机械表面强化与修复上的应用被引量:1
《电镀与精饰》1994年第5期17-19,共3页韩勇 陈祝平 王可寰 
介绍了流镀技术的工艺特征、装备及其优越之处,并介绍了该技术在机械表面的预强化、防护及维修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流镀技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维修 电镀 流镀 机械 
多元镀层及非晶态结构抗腐蚀性冲蚀行为的研究
《腐蚀与防护》1994年第3期126-129,114,共5页韩勇 王可寰 陈祝平 
1 前言 腐蚀性冲蚀是一种常见的腐蚀破坏形态。当腐蚀性流体呈湍流状态,并夹杂固体颗粒时,对材质的破坏作用更强。机械冲刷与腐蚀互相促进,往往导致金属材料早期失效, 近年来,表面防护层已由晶态镀层拓展到非晶态镀层和复合镀层,而且非...
关键词:镀层 非晶态结构 腐蚀性 冲蚀 电镀 
流镀镍基多元非晶态合金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中国表面工程》1993年第3期13-17,共5页陈祝平 王可寰 焦淑芳 
研究了流镀条件下通过不同添加剂而形成的镍基多元非晶态合金镀层。分析了电解液组分、电流密度和流速等参数对镀层成分的影响及其与非晶态结构的关系。由形貌分析推测了镀层生长过程并提出界面结合模型。
关键词:镀镍 非晶态合金镀层 非晶态结构 镍基 非晶态合金 组分 形貌 界面结合 多元 电流密度 
镍基合金镀层及其复合镀层磨蚀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电镀与精饰》1993年第2期3-5,9,共4页韩勇 陈祝平 王可寰 
本文探讨了镍基合金镀层、镍基合金复合镀层及对比镀层的磨蚀特性.结果表明非晶态镍基合金及其复合镀层具有最佳抗磨蚀性能.
关键词:镍基合金 复合镀层 非晶态 磨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