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顶柱

作品数:9被引量:2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蒙古族人口迁徙科尔沁土语人口结构语言演变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民族医药杂志》《民族语文》《满语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蒙古族人口迁徙与科尔沁文化的形成
《满语研究》2020年第2期139-144,共6页王顶柱 
蒙古族科尔沁文化形成过程中以下社会历史因素发挥重要作用:蒙古族人口迁徙是科尔沁文化形成的关键,农耕文化的融入是科尔沁文化形成的基础,聚居村落是科尔沁文化形成的条件,语言接触与文化融合是科尔沁文化发展的动力。科尔沁文化是蒙...
关键词:蒙古族 人口迁徙 科尔沁文化 
蒙古族人口迁徙与语言演变特点——以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古族语言为例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11-28,共18页王顶柱 
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项目“内蒙古蒙古语使用情况调查”(项目编号:MZWHD2014-5)。
科尔沁土语是国内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语言演变最大的蒙古语方言,并且部分词语的语音、语法形态和词义与现代蒙古书面语和其他方言土语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日常语言中夹杂着很多汉语借词,形成了独特的半农半牧地区的蒙古语言...
关键词:科尔沁右翼中旗 蒙古族人口结构 语言演变 
蒙古族人口迁徙与语言演变特点——以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古族社会环境与人口结构为例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6-17,共12页王顶柱 
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项目“内蒙古蒙古语使用情况调查”(项目编号:MZWHD2014-5)。
科尔沁土语是国内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语言演变最大的蒙古语方言。并且部分词语的语音、语法形态和词义与现代蒙古书面语和其他方言土语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日常语言中夹杂着很多汉语借词,形成了独特的半农半牧地区的蒙古语言...
关键词:科尔沁土语 蒙古族人口结构 语言演变 
科尔沁土语中的中古蒙古语词语考释
《民族语文》2018年第1期86-96,F0003,共12页王顶柱 
科尔沁土语中保留着很多出现于中古蒙古语文献的词,并且语音、语法形态及词义与现代蒙古语书面语和其他方言土语存在差异。因此,挖掘、整理和研究科尔沁土语中的中古蒙古语词语对蒙古语言演变及语言历史文化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科尔沁土语 中古蒙古语 词汇 
《蒙古语谚语数据库》的建立与实现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59-60,共2页王国彬 孟克代力格日 王顶柱 
内蒙古民族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蒙古语谚语数据库的建立与实现研究"(项目批准号为:NMD1145)的阶段性成果
谚语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长期观察的艺术总结;是用有节奏的语言,完整地表达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经验和思想感情,富有教育意义的民间语言。目前在谚语数据库中收录了1800个蒙古语谚语,并设计了一套管理系统。谚语供人们学习母语中...
关键词:蒙古谚语 实践 数据库 界面设计 
发挥学科优势 突出地域特色 努力为自治区东部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内蒙古东部经济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建设及思考被引量:2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1-4,共4页王顶柱 
关键词:内蒙古民族大学 学科优势 研究基地 历史文化 东部经济 经济社会发展 自治区 地域特色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年第11期I0001-I0001,共1页王顶柱 
关键词:蒙医药学院 学科 蒙药 内蒙古民族大学 
蒙汉双语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9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1-5,共5页王顶柱 
双语与双语教育是当今多民族、多语言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具有多种语言交际能力的人才的需求愈来愈急切。我校作为一所具有鲜明地方特点、民族特...
关键词:蒙语 汉语 双语教育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构建新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被引量:3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1-4,共4页王顶柱 
世界高等教育已呈现综合化、信息化、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给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一系列的冲击。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要求高校对学科专业结构等进行适应性调整。对于合并组建不久的...
关键词:调整 学科结构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