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书梅

作品数:18被引量:12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宋代县官南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枢密院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社会学军事更多>>
发文期刊:《文史哲》《中国农史》《中州学刊》《史学月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宋沿海地区巡检与海患治理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96-108,共13页苗书梅 曹璐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2年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历史上地方治理的实践及启示”(22VLS005)。
巡检司是宋代为缉拿走私、平息基层变乱、维持地方治安而在各地增设的机构,其主管官的称谓很复杂,简称“巡检”。随着海外贸易的兴盛,南宋时期沿海地区各类走私猖獗,走私者分布广、规模大,海上盗贼势力空前强大,负责缉私与巡查盗贼的巡...
关键词:南宋 沿海巡检 缉私 沿海地区 海患治理 
南宋文臣京朝官资序关升历程再探——以《徐谓礼文书》为考察对象被引量:2
《宋史研究论丛》2022年第1期44-53,共10页高天 苗书梅 
资序是宋代官员除授差遣时的重要标准之一,决定了官员能够担任的最高职位。2012年出土的《徐谓礼文书》详细记载了其寄禄官阶和差遣名称的变动情况,但资序线索并不明确。资序影响官员差遣的名称,再辅以宋代资序关升制度,可以大致还原出...
关键词:南宋 徐谓礼 资序 关升 
下户出钱:宋代南方水利募捐主体的再认识被引量:1
《中国农史》2022年第3期77-86,共10页祁琛云 苗书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古代中国乡村治理与社会秩序研究”(18ZDA171)。
两宋时期,基层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以民众自筹为重要来源,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乡村下层民众是水利兴修经费的主要承担者。水利设施周边的食利民户及其他名不见经传的基层民众,通过参与地方政府主导的官民共筹、民众分摊建设经费、向官府或私...
关键词:宋代 农田水利 众筹 南方民众 水利资金 
明代袁州府“粮重”说考论
《中州学刊》2021年第4期137-142,共6页苗书梅 刘文文 
明初袁州府并未因政治惩罚或计量单位误报而存在粮重现象,袁州府在明初特定的地缘条件及社会经济背景下,总体与他府赋税承担在同一层次,并不足以建构“粮重”叙述。袁州府粮重的现实与话语是确定赋税原额以来自身赋税承担环境的恶化、...
关键词:明代 袁州府 粮重 
北宋中期官僚士大夫的一次群体题跋行为考论被引量:2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9,共9页苗书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民间力量与地方建设研究”(14BZS022);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宋代监察官员群体研究”(2017BLS003)。
北宋哲宗元祐年间,苏轼、苏辙、苏颂、吕大防、刘挚等十余位朝中高级官员,在相对集中的几年时间内都给一篇名为《李氏述先记》的文章写了跋文,出现了一次高级官员的群体题跋行为。跋文的题写时间,大致集中在元祐二、三年和六、七年两个...
关键词:元祐年间 跋文 《李氏述先记》 李师德 同年关系 
宋代如何选任和监督县官?
《中国人大》2015年第7期52-53,共2页苗书梅 
自古以来,县级政权是联系中央与地方的桥梁,是中央政府在基层社会中的全权代表。古代的县衙就像是一座小朝廷,政务繁杂,举凡行政、财政、司法、治安、民政、教育、民俗教化等,县级长官无不亲力亲为。因此,古代县官作为最亲近百姓的朝廷...
关键词:亲力亲为 基层社会 地方治理 亲民官 五代时期 县级政权 监督制度 文臣 任职回避 基层治理 
宋代县官,怎么选任?怎么监督?
《人民论坛》2015年第5期78-80,共3页苗书梅 
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县级官员的选用,并要求地方长官向朝廷推荐县级官员人选,皇帝要亲自召见,考察合格后方可任命。同时,宋代高度重视对州县各级各类官员的考核监督。地方官员的考核既有针对任职年限积日计月的严格核算,也有对履职效果...
关键词:宋代 知县县令 选任 监督 
南宋相权扩张若干路径论略被引量:4
《北方论丛》2012年第3期78-82,共5页田志光 苗书梅 
河南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南宋中枢决策与权力运作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批准号:2011YBRW013)
南宋宰相权力相对于北宋明显扩大,除了主管民政事务外,其权力扩张到国家统治和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南宋宰相通过诸多路径来掌控负责军事、财政、监察、谏诤、草拟诏令的机构,并通过机构改设、人事任免、官员升降等手段,使这些机构和官...
关键词:南宋 宰相 权力 扩张 
朝见与朝辞——宋朝知州与皇帝直接交流的方式初探被引量:10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112-119,共8页苗书梅 
宋朝最高统治者与百官之间有各种各样的交流方式,其中,地方长官知州罢任后和赴任前上朝谒见皇帝是制度化交流方式的重要一环。通过这种交流,皇帝可以了解外任官员的能力,强化臣僚对皇帝和王朝的拥戴,并通过与地方官员的面谈,国情民意,...
关键词:宋朝知州 朝见 朝辞 
宋代州级公吏制度研究被引量:24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101-108,共8页苗书梅 
两宋时期 ,地方官僚机构中朝廷命官的数量并不多 ,日常行政事务主要由广大吏人及公人承办。在州府之中 ,地位稍高的吏人负责官物的督征与押运上缴、协助官员办理刑狱诉讼、管理账簿等政务 ,并监管下等公吏。地位较低的公人奔走于各官府...
关键词:宋代 公人吏人 官弱吏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