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海菊

作品数:7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转型人文精神文化启蒙黑格尔历史性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巢湖学院学报》《唐都学刊》《滁州学院学报》《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理解历史性的诠释学解读——从施莱尔马赫与黑格尔说起被引量:1
《唐都学刊》2002年第3期9-11,共3页贾海菊 
从诠释的角度看 ,对理解的理解 ,施莱尔马赫走了“重构”之路 ,即重构作者的原意 ;黑格尔走了“综合”之路 ,即过去和现时生命的思维性沟通。二者的对立凸现了理解历史性在诠释学中的核心地位。同时 ,也表现出二者在历史意识。
关键词:理解 历史性 施莱尔马赫 黑格尔 重构 综合 历史性 诠释学 施莱尔马赫 黑格尔 
文化转型:现代化的深层内涵
《唐山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32-35,共4页贾海菊 胡丽霞 
文化转型是现代化的深层内涵 ,它是指人的生存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根本转变。在中国 ,文化转型的主导价值目标是用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精神和人本精神启蒙和塑造中国人这一构成现代化的主体。要实现文化转型 ,必须批判地发挥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文化转型 理性精神 人本精神 
理性与理想之间——冯友兰哲学精神诠释被引量:1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41-43,共3页贾海菊 
冯友兰哲学融合理性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特征,前者主要表现为理性的方法和观念,后者表现为对儒家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但这一融合又存在着内在的紧张和巨大的理论张力。
关键词:冯友兰 形上学 理性主义 理想主义 
文化转型·文化启蒙·文化建构
《巢湖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25-29,共5页贾海菊 
现代化本身具有其深层内涵,即文化转型,它是人的生存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根本转变。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用现代工业文明的技术理性和人本主义启蒙和塑造中国人以构成现代化主体,这是中国文化转型的主导价值目标,同时它又构成了中国现代化文...
关键词:文化转型 技术理性 人本主义 文化启蒙 坐标目标 文化主体 文化建构 中国 文化 文化观念 现代化 
走向理想之路——现代新儒家的生命力之所在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5-7,12,共4页贾海菊 
自近代始,儒学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儒学成了“游魂”。由此,现代新儒家从终极关怀的层面贞定儒学的宗教意义,阐释了其“内在超越”的特征,指明理想性的层面是现代新儒家的生命力之所在。
关键词:游魂 内在超越 终极关怀 理想性 
“五四”文化启蒙的现代性关怀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75-76,79,共3页贾海菊 
本文拟通过从康德到福柯对启蒙的连续性解读,展现启蒙的现代性维度--一种批判的态度."五四"文化启蒙正是西方文化启蒙与中国启蒙传统相融合的产物,表征着"五四"精神.但现代中国的启蒙由于救亡图存的现实社会需要又表现出自身的缺憾,而...
关键词:现代性 五四精神 文化启蒙 新文化运动 中国文化 科学 民主 
中国现代化与人文精神之同构
《滁州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5-7,共3页贾海菊 
中国的现代化,从主体的角度定位,是指从人的依赖关系形态向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形态的转变,而这正标示着中国现代化自身所拥有的深刻的人文内涵——一种主体性的人文精神、同时,由于人文精神所内蕴的主体性精神、科学理性主义...
关键词:现代化 市场经济 人文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