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殿

作品数:25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青花瓷青花画法官窑明代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艺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文物》《中国典籍与文化》《大众考古》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定窑遗址出土制瓷原料的科学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5年第1期72-81,共10页陈殿 崔剑锋 秦大树 黄信 李鑫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2&ZD24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项目(22FKGB001)资助。
首次通过窑址发掘出土的制瓷原料,复原了定窑不同时代的胎釉配方。对2009年定窑作坊遗址考古发掘所出五代至宋金时期二十余种制瓷原料开展了ED-XRF成分分析和XRD结构分析等光谱学分析。ED-XRF成分分析显示,这些原料可能包括单一原料和...
关键词:定窑 制瓷原料 光谱学分析 
河北邢窑和定窑唐三彩烧制工艺的无损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4年第3期675-680,共6页陈殿 侯禹存 黄信 李融武 潘秋丽 程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2&ZD24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207502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项目(22FKGB001)资助。
研究了河北邢窑和定窑发掘出土的唐三彩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物相结构。结果表明,邢窑和定窑唐三彩的胎体有不同的来源或配方;值得注意的是,邢窑唐三彩XY4样品中,存在同时施钙釉和铅釉的工艺。另一方面,邢窑和定窑唐三彩的高铅釉中,普遍存在...
关键词:毛细管X光透镜 微束X射线荧光 X射线衍射 唐三彩 
古籍版画图像校勘——以古陶瓷图像为中心
《装饰》2023年第1期81-86,共6页陈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项目“明代官窑青花瓷画法研究”(项目号:22FKGB001)的研究成果
古籍版画插图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差错,并流弊四方。本文以《天工开物》《景德镇陶录》和《历代名瓷图谱》等三本书中古陶瓷相关图像为例,找出其中的错误与误差,并以此总结古籍版画图像校勘的规律和方法。
关键词:古籍 版画 图像 校勘 古陶瓷 
青花瓷山形纹饰画法分期研究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年第10期86-95,141,共11页陈殿 陈立 
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2019年)规划项目《景德镇陶瓷刻划花与汉画像石线刻艺术的融合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YS24)研究成果之一。
青花瓷器上山形纹饰的画法不同时代特色不同。本文对元明清三代青花瓷上山形纹饰的笔法、构图等加以梳理并做分期研究,尝试以画法为中心,探索青花瓷分期断代的新路径。
关键词:青花 瓷画 山形纹饰 画法 分期 
元明清青花料法之变被引量:1
《装饰》2021年第12期110-113,共4页陈殿 陈立 
元明清时期,窑工们想出各种青花料法,让青花料黑斑颗粒逐渐变小、变少直至消失,使青花的颜色越来越接近纯蓝,青花画面越来越润泽清晰。青花的色阶越变越多,从而使青花瓷的画面越来越美观。
关键词:元明清 青花瓷 景德镇 料法 
河北曲阳北镇定窑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15
《文物》2021年第1期27-56,2,1,共32页李鑫 秦大树 韩立森 高美京 陈殿 毛小强(图) 李影(图) 贾宁(图) 马小颖(图) 吴正龙(摄) 王澜(摄) 黄信(摄)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定窑遗址发掘报告编纂与研究”(项目编号:14ZDA12)的成果之一;台湾财团法人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香港络克(杭州)贸易有限公司;日本“小山富士夫纪念赏基金”;香港“求知雅集”
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对河北曲阳北镇定窑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的遗迹有窑炉、灰坑等,其中Y1、Y10两座窑炉保存较好。出土器物有细白瓷、精细白瓷、中白瓷、化妆白瓷、灰青釉瓷等白瓷及青黄釉瓷、粗黑釉瓷、细...
关键词:出土器物 定窑遗址 河北曲阳 形制特征 青釉瓷 黄釉瓷 盏托 灰坑 
实验考古课程“历代青花画法研究”
《大众考古》2020年第4期24-29,共6页陈殿(文/图) 
在考古教学与实践中,有些术语和概念需要设身处地去操作才能更深刻理解。为此,考古学有一个分支学科——实验考古,在可控环境下运用实验的方法重建考古发现的相关遗存以获得类比资料,辅助解决考古学中的相关问题,作为田野考古的延续和补...
关键词:实验考古 田野考古 考古学 可控环境 考古发现 教学与实践 设身处地 青花画法 
明清青花山石画法演变
《装饰》2019年第8期74-77,共4页陈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非洲出土中国古代外销瓷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项目批准号:15ZDB057)
明清时期是青花画法从学习国画到形成独特青花本体语言的时期,本文以出土或出水及传世青花瓷资料为基础,选取典型青花山石的笔法与构图等画法,总结明清青花山石的画法演变规律,以期对青花考古鉴赏与创作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景德镇 青花 山石画法 
“混水”与“分水”考辨被引量:1
《华夏考古》2018年第5期106-112,共7页陈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非洲出土中国古代外销瓷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项目批准号:15ZDB057)的资助
“混水”是景德镇明代青花画工发明的一种填色画法,至清代成为主流填色方法。历史文献对“混水”记载相当清楚,由于当代教科书因口音之误,将“分水”取代“混水”后,在全球范围广为流布,造成研究者与学习者对概念的混淆与理解的偏...
关键词:混水 分水 考辨 
元明青花瓷上的工具线被引量:2
《大众考古》2017年第10期66-68,共3页陈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非洲出土中国古代外销瓷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项目批准号 :15ZDB057)的资助
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的各个时期,陶工们不断创造和革新出各种生产工艺和制作技术.使得陶瓷制品越来越精良。随着青花瓷在陶瓷生产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对其画法的改进也相应增多。
关键词:青花瓷 工具 元明 古代陶瓷 陶瓷制品 制作技术 生产工艺 陶瓷生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