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淑

作品数:39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乡村叙事乡村诗意乡土文学新世纪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短篇小说(原创版)》《贵州社会科学》《当代文坛》《电影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世纪国际中文当代文学课建设的改革与探索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82-87,共6页韩文淑 
2023年度吉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视听说’为导向的国际中文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研究”;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世纪文学城市化叙事研究”(23ZWD349);吉林省教改项目“OBE理念下国际中文教育实训课程建设与创新”。
长久以来,与注重语言要素教学倾向相对,中国文学课的建设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当代文学课,其在国际中文教学中的学科规范性尚未建立起来。随着时代语境的发展,当代文学因与当下国情的切近,与当代中国人生活的贴近,对当代中国...
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 当代文学课 课程建设 课堂教学 评价体系 
越南中文公益教学现状及展望——以越南善仁外语文化培训中心为例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7期172-181,共10页韩文淑 翁秀君 
世界各国中文公益的教学现状是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领域中尚未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以越南胡志明市善仁外语文化培训中心为例,期望以点窥面,考察当今世界中文公益教学的基本样貌及存在问题。通过实地材料收集、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摩等...
关键词:公益教学 善仁外语文化培训中心 国际中文教学 
城市·自我·隔阂——论弋舟小说的空间叙事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2023年第6期145-150,共6页刘娜 韩文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城市化’文学叙事研究”(20BZW043)研究成果。
自20世纪以来,信息和传播媒介的发展让“时空压缩”成为势不可挡的未来趋势,各个领域的研究也愈加重视空间的问题。艺术家们更是将空间形式融进了诗歌、小说和绘画等艺术创作中。弋舟作为中国先锋写作的代表作家,也一直努力于探索多维...
关键词:时空压缩 空间叙事 艺术创作 空间意识 前置条件 未来趋势 空间维度 多维度 
“东北文艺复兴”消费性再反思被引量:3
《学习与探索》2023年第7期127-132,共6页李庆丽 韩文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城市化’文学叙事研究”(20BZW043)。
进入21世纪20年代,文学界掀起了一股“东北文艺复兴”的热潮。以“新东北作家群”的提出为代表,涉及音乐、艺术、戏剧、电影等各个领域。在东北文艺复兴旗帜下生产的文艺作品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和阶级性特征,但其消费范畴却在一定程度...
关键词:东北文学 东北文艺复兴 新东北作家群 文化批判 
进城者主体性的建构——论迟子建新世纪的进城书写
《当代作家评论》2022年第6期99-103,126,共6页韩文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城市化’文学叙事研究”(20BZW043)研究成果。
新世纪20余年,“城市化”已然成为当下最热门的社会问题,也是新世纪文学关注的焦点。在有关城市化的书写中,不同代际、不同地域的创作主体所呈现出的风格特征、主题风貌都不相同,但均体现了当代作家对社会历史转型期的深入思考,为新世...
关键词:沉默者 迟子建 漂泊者 矛盾心理 雷同化 边际人 异乡人 乡村价值 
刘震云小说创作的兴起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22年第6期77-82,共6页韩文淑 张丛皞 
长久以来,刘震云的早期小说被定格在“新写实主义”的理解框架中。而当我们重回刘震云1980、90年代小说的创作现场和文本内部,梳理题材与风格的变化线索,就可发现,他的创作更多来自于与时代共同成长的个人经验,虽无法彻底摆脱文学潮流...
关键词:刘震云 写实主义 身世感 精神历程 
苏联文艺翻译与东北解放区文艺运动
《学习与探索》2022年第11期186-191,共6页韩文淑 叶静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解放区文艺运动与新中国文艺关系史研究”(22BZW021)。
中国左翼文艺对苏联文艺体制与创作经验的借鉴和转化在东北解放时期到达了新的历史阶段。在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东北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对苏联社会主义文艺经验的吸收与转化,对东北解放区新的文艺观念、主题格局和文学形态的营造...
关键词:东北解放区 文艺运动 苏联文艺翻译 
《乌兰牧骑的孩子》:重新发现草原的精神故乡
《中国图书评论》2022年第6期114-117,共4页韩文淑 
《乌兰牧骑的孩子》是一本久违的真正写给孩子的书。鲍尔吉·原野这位理性而真诚的蒙古族作家,此次以返回童年的方式返回故乡,将活跃于内蒙古大草原的“红色文化工作队”--乌兰牧骑的故事与少年的成长融于一体,奏响一曲草原英雄的赞歌。
关键词:英雄 成长 草原精神 
阿城“三王”的经典性及其文学史意义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21年第5期66-73,共8页韩文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城市化’文学叙事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BZW043。
阿城作为新时期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其《棋王》《树王》《孩子王》一直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扛鼎之作。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当下语境中,本文试图重读阿城"三王",从经典地位的形成与建构、时代性与超越性、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反思、审美...
关键词:阿城 《棋王》《树王》《孩子王》 经典性 
童心·英雄·成长——鲍尔吉·原野少年小说系列创作论
《当代作家评论》2021年第4期129-133,共5页韩文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城市化’文学叙事研究”(20BZW043)阶段性成果。
2020年是改变人类历史的不平凡的一年,作为世界性的大事件——新冠疫情带给我们一次深刻反思的契机,已经有学者提出"后疫情时代"文学的转向问题,我们也期待文学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就像张光芒教授所说的那样:"后疫情时代的文学必将是...
关键词:文明的碎片 创作论 少年小说 童心 鲍尔吉·原野 疫情 深刻反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