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烈

作品数:14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更多>>
发文主题:三青团国民政府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三民主义青年团蒋介石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民国档案》《安徽史学》《历史教学(下半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与西部少数民族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79-83,共5页马烈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鉴于西部地区的重要性,在少数民族问题上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国民政府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始终是存在的。
关键词:抗战时期 国民政府 西部少数民族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开发西部的重大经济举措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78-83,共6页马烈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适应战争环境,在经济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以开发西部,如调整经济管理机构、实行统制经济等。固然,这些措施对西部的开发均有一定影响,但真正对西部开发产生直接和重要影响的,应属将国家经济建设重心西移和...
关键词:国民政府 西部开发 经济举措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开发西部的重大政治举措被引量:3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65-68,共4页马烈 
抗战时期,为了确保西部地区成为战略后方基地,国民政府加强并加快了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其在政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加强对西部各省的控制和迁都重庆。
关键词:抗战 国民政府 政治举措 
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 国际性的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44-45,共2页马烈 
抗日战争中,中国各党派、军队为民族大义同仇敌忾。各阶层、各界人民,包括民族资本家、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少数民族、宗教人士、台湾同胞、各地华侨,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解放战争。许...
关键词:抗日战争 民族解放战争 反法西斯战争 
关于三青团成立的原始动机之三论——答杨焕鹏先生被引量:6
《安徽史学》2004年第5期102-105,共4页马烈 
蒋介石成立三青团的原始动机是为了“溶共”。它与孙中山的“容共”在本质上不同 ,但与“反共”是一致的 ,只是手段不同。成立三青团 ,其倡导者不可能是陈立夫 ;其目的不可能是为了排斥汪派。汪派与汪精卫叛国集团是两个概念 ,周佛海不...
关键词:三青团 成立动机 研讨 
关于“党团矛盾”、“党团合并”的历史考察(下)被引量:2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65-70,共6页马烈 
三青团企图独立建党是后期党团矛盾的突出表现 ,受挫后的三青团仍在民意代表选举中与国民党争夺 ,对国民党造成伤害 ,以致蒋介石决定党团合并。党团矛盾本质上是国民党内亲蒋派系的权力之争。党团合并后 ,三青团实际成为国民党内一个新...
关键词:三青团 国民党 矛盾 合并 
关于“党团矛盾”、“党团合并”的历史考察(上)被引量:2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51-55,共5页马烈 
导致三青团与国民党的矛盾的原因 ,一是党团关系定位歧义 ,二是三青团性质未曾明确定位。中前期党团矛盾表现为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如人事安排 ,团员年龄及日常工作等方面。
关键词:三青团 国民党 矛盾 合并 
三民主义青年团与国统区学生运动被引量:5
《民国档案》2003年第3期81-86,共6页马烈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 学生运动 三民主义青年团 国民党政府 
毛泽东何时接受马克思主义之我见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59-62,共4页马烈 
1919年 12月 ,毛泽东赴北京 4个月 ,接触到马克思主义 ,但并未建立起信仰。 192 0年 5月 - 11月 ,毛泽东致力于“湖南自治运动” ,其实质是改良主义。迨“自治运动”失败 ,他始觉须“另辟道路” ,终在陈独秀、蔡和森这一师一友的帮助下 ...
关键词: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自治运动 共产党宣言 实践活动 陈独秀 蔡和森 
简论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意义被引量:2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72-74,共3页马烈 
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摧毁了皇帝制度 ,否定了君主立宪 ,初步建立起三权分立、国会、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等近代民主共和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运作模式和程序。袁世凯死后 ,《临时约法》恢复 ,国会恢复和重选 ,共和民主制度在形式...
关键词:辛亥革命 中国政治制度史 意义 皇帝制度 国会制度 政治运行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