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芳华

作品数:7被引量:4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主题:阿苯达唑包虫病囊型包虫病阿苯达唑乳剂药物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Chinese Medical Journal》《药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囊型包虫病药物治疗研究被引量:4
《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4期29-30,共2页柴君杰 肖树华 高芳华 焦伟 
关键词:囊型包虫病 药物治疗 稳定性试验 多房棘球蚴 细粒棘球蚴 药效学评价 阿苯达唑 不同含量 药学研究 质量标准 
Clinical efficacy of albendazole emulsion in treatment of 212 cases of liver cystic hydatidosis被引量:3
《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2年第12期1809-1813,148,共5页柴君杰 孟贺巴特 焦伟 孙德玉 梁斌 石劲草 付承 李雄 毛一丁 王秀玲 多力坤 古丽拜尔 王燕春 高芳华 肖树华 
ThisstudywassupportedbytheNinthNationalFive yearPlanKeyResearchProject (No .96 90 6 0 4 0 9)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 new formulation of albendazole emulsion (AbzE) in cases of liver cystic hydatidosis. METHODS: Two regimens of AbzE (10 mg.kg(-1).d(-1) and 12.5 mg.kg(-1).d(-1)) were g...
关键词:Adolescent Adult Aged Aged  80 and over ALBENDAZOLE CHILD Child  Preschool Echinococcosis  Hepatic Emulsions Female Humans Male Middle Aged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阿苯达唑乳剂治疗肝囊型包虫病212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0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1年第3期129-134,共6页柴君杰 孟贺巴特 焦伟 孙德玉 梁斌 石劲草 付承 李雄 毛一丁 王秀玲 多力坤 古丽拜尔 王燕春 高芳华 肖树华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 96 -90 6 -0 4-0 9)&&
目的 验证新剂型阿苯达唑乳剂对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 2 12例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用阿苯达唑 10 m g/ (kg· d)和 12 .5 mg/ (kg· d)两种剂量进行治疗。服药 3个月复查 1次为 1个疗程 ,各疗程之间不间断连续用药。以 ...
关键词:囊型包虫病 囊型棘球蚴病 细粒棘粒绦虫 阿苯达唑乳剂 临床疗效 治疗 
抗棘球蚴药物研究:3-取代苯基-5-取代-1,2,4-噁二唑的合成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2年第6期251-254,共4页高芳华 颜景和 
合成了3-取代苯基-5-取代-1,2,4-(口恶)二唑类化合物50个,经感染棘球蚴的小鼠初筛,部分化合物对棘球蚴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化合物13、28和30对棘球蚴的囊重抑制率分别为70、75.6和71.6%,其中化合物13对棘球蚴的生发层有损害作用。
关键词:抗棘球蚴药 合成 
疟原虫组织期裂殖体杀灭剂的研究:2-取代苄氧基(或甲氧基)-5-取代苯氧基-伯氨喹类似物的合成
《药学学报》1991年第12期895-901,共7页郑贤育 陈昌 高芳华 
本文报道了间日疟根治药伯氮喹2位引入取代苄氧基或甲氧基,5位引入取代苯氧基的类似物的合成。其中以化合物39及45对疟原虫组织期裂殖体的作用最强,约氏疟原虫子孢子感染的小鼠喂服100mg/kg单剂,分别有80%及90%的受试小鼠未查见原虫血...
关键词:伯氨喹 组织期裂殖体 疟原虫 
用感染包虫病的小鼠筛选药物被引量:1
《地方病通报》1989年第2期44-51,共8页尤纪青 焦佩英 郭惠芳 高芳华 肖树华 柴君杰 张文林 焦伟 
应用感染继发性包虫病的小鼠筛选了89个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其中以甲苯达唑的抗包虫效果较好,在所筛选的噻二唑类化合物,吡喹酮类化合物及苯硫脲嗪亦有一定的抗包虫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包虫病 药物筛选 噻类化合物 
棘球蚴病化学药物研究: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被引量:1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9年第3期110-115,共6页高芳华 黄立信 
用3,4-二氨基取代苯分别与氰基氨基甲酸甲酯及取代苯甲醛作用,合成了5(6)-(取代氨基甲酰)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甲酯(Ⅰ_1~22)和2-取代苯基-5(6)-取代苯并咪唑(Ⅱ_1~12)。经感染棘球蚴的小鼠试验,多数化合物对棘球蚴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关键词:苯并咪唑 化合物 棘球蚴药 合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