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平

作品数:20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客家话客家方言客赣方言疑问语气语气系统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赣南师范大学学报》《语言研究》《嘉应学院学报》《方言》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也谈客家话的“楼胎=”被引量:1
《语言研究》2022年第4期26-28,共3页黄小平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赣闽粤边界客家方言词汇的差异和历史层次研究”﹙18BYY052﹚。
温昌衍(2016)认为客家话的“楼胎=”的“胎=”本字是“陔”,“陔”声母k-变成同部位送气的k,k在“楼”的声母l-的影响下变为t?-。我们认为“胎=”本字就是“梯”,它是客家先民到达闽粤大地之后向闽语、粤语借来的词。同时指出“开=(陔)...
关键词:客家话 楼胎=   
宁都客家方言的中性指示词“面”被引量:2
《华中学术》2022年第1期144-152,共9页黄小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赣闽粤边界客家方言词汇的差异和历时层次研究”【18BYY052】的阶段性成果
宁都客家方言有一个中性指示词“面”,它指示面对着的事物,距离可近可远。和近指、远指对举时,先后顺序是语用顺序而不是空间顺序。“面”与近指、远指的关系是二系统非三分。“面”具有有定性,还表亲昵色彩和亲切态度。“面”来源于表...
关键词:宁都客家方言 中性指示词  
宁都客家方言的分音词被引量:3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38-41,共4页黄小平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YY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8BYY052)。
宁都客家方言存在一种分音词,它由一个单音节词加上“L-”音节构成。这个“L-”音节声母是L-,韵母和声调同于单音节词。它附加在单音节词的前面或后面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多是消极、厌恶)。组合时,单音节词如果是名词、量词、象声词,“L...
关键词:宁都客家方言 分音词 消极语气 
赣语抚广片的名词小称后缀及其层次探析被引量:1
《中国方言学报》2019年第1期85-90,共6页黄小平 
赣语抚广片有着丰富的名词小称后缀"子""崽""儿""仂""伊",通过分析它们的使用频率和地域分布情况,揭示它们的时间层次。
关键词:赣语抚广片 名词 小称后缀 层次 
于都古文研究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109-113,共5页欧咏焮 徐文爽 黄小平 
江西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YY05)
于都是赣南古文的发源地,于都古文从道情发展而来,却又不同于道情。于都古文用于都客家方言来演唱,但是演唱的时候却掺杂着普通话的语音成分。在用韵上,于都古文的韵辙主要可以归类为心生韵、面应韵和欢闪韵。于都古文的字调和乐调的关...
关键词:于都古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寻乌方言声调的基频归一
《嘉应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15-21,共7页欧咏焮 黄小平 
教育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17年度汉语方言调查项目"江西汉语方言调查.寻乌"(YB1710A015)
寻乌方言属于客家话的宁龙片,但是它具有自己的语言特点。通过实地调查对寻乌方言的声调进行研究:首先,我们描写归纳出寻乌县方言声调系统为6个调类,并且将其与古调类和普通话调类进行比较;其次,分析寻乌声调现状的成因,对全浊上和次浊...
关键词:寻乌 声调 基频归一 
从阶曲线观察方言词汇的亲缘和接触关系被引量:1
《方言》2017年第4期394-400,共7页黄小平 
用词汇阶曲线的下倾或上扬观察语言之间的亲缘或接触关系有相当道理。但在既有亲缘关系、又有接触关系的语言之间会呈现何种阶曲线,需要思考。本文通过比较若干方言的词汇,提出阶曲线的斜率及其位置的高低(与100%的距离)可反映接触的深度。
关键词:方言词汇 阶曲线斜率 起首位置 接触深度 
客赣方言毗邻地带的划界问题——以宁都、广昌为例被引量:2
《嘉应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20-23,共4页黄小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B1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4003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面上项目(2014M55040);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YY05);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4218)
方言的分区和划界问题是汉语方言学中的难题,对于方言毗邻地带在此采用"语音标准为核心来分区,特征词为补充来划界,兼顾人文历史背景"的方法,对宁都县肖田话、广昌县城话进行方言属性判别。在判别后,发现历史行政区划与方言划界存在某...
关键词:客赣方言 毗邻地带 划界 特征词 
宁都方言的“来”被引量:3
《龙岩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11-14,共4页黄小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40036);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YY05);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JXJG-15-14-5);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421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面上项目(2014M550402)
宁都方言的"来"字有实词的用法,也有虚词的用法。做实词时可以单独作谓语或做代动词;也可用于其他动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将要做某事、表目的、表趋向,有的演化成表将来的体标记。"来"也可用在句末做语气词,表祈使、表确认等等。
关键词:宁都方言  动词 语气词 
赣南客家方言的特殊程度副词“全”“认”“一”被引量:2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76-79,共4页黄小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40036);江西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4YY05);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4218)
赣南客家方言的"全""认""一"能表示程度深义,意思是"很""非常""特别""最"。它们能接形容词、非动作动词。"全""一"由它们的全称量化义语法化而来,它们含有复数、加合义。"认"是由"认真"词汇化而来。"全"表深程度具有类型学意义。
关键词:客家方言    程度副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